2012年8月25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林冠英對“反跳槽法”的愛與恨


檳州行政議會將提出重新檢討反跳槽法令,若一致通過,將會在11月舉行的州立法議會會議提呈,並尋求通過。檳州民聯政府這個動作,可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畢竟沙巴州議會于1994年也曾通過反跳槽法,卻被法庭以“違憲”為由否決。
 “反跳槽法”曾在916變天鬧得沸沸揚揚時,一度被國陣政府挑起,國陣政府當時極度害怕“政治青蛙”一跳,敗走大好江山。毫無疑問,“反跳槽法”往往是當權者捍衛政權的一種方式。
 如今,檳州民聯政府欲檢討反跳槽法令,動機呼之欲出──捍衛政權。檳州政府此時提出檢討該法令,不外乎深怕來屆大選后,檳州民聯與國陣所得的議席相近,甚至可能出現20席對20席的糟糕情況。果真如此,反跳槽法將可協助民聯保著州政權。

 檳州民聯政府檢討反跳槽法的舉動,讓人覺得行動黨對繼續執政的信心有所動搖。自鄧章耀領導檳州國陣后,林冠英政府開始陷入308大選執政以來,最為忙碌的時刻,種種課題一直被檳州國陣咬著不放,這也許是驅使檳州政府急于尋找護身符的原因唄!
 檳州民聯政府認為,反跳槽法令將塑造一個廉潔的政治環境,杜絕金錢誘惑,防止議員違背民意。然而,檳州民聯政府這邊廂倡議檢討反跳槽法令,沙巴民聯那裡大事歡迎跳槽領袖,這裡頭不免落人“自相矛盾”的話柄。
雙重標準
 記得916變天時,民聯共主安華曾欲通過跳槽方式,奪取中央政權,甚至委派蔡添強前往台灣,“追逐”國陣議員。但是,林首長在2008年9月16日變天預告前,選擇沉默,默默等待成事之日,只有行動黨全國主席卡巴星由始至終,反對跳槽奪權。
 套上林首長今天的談話,再看回林首長當年916變天的態度,已是360度轉變,但尚算可以理解。態度是改變了,但目標依然清晰,那就是政權。2008年為的是“奪取”中央政權,2012年為的是“捍衛”檳州政權。林首長的雙重標準,不能說是錯,而是政治人物骨子裡的權力慾望使然。
 檳州民聯政府提出檢討反跳槽法令,是一個值得支持的建議,但其出發點不該是讓政黨捍衛政權,而是讓民意找到全新的定位和價值,讓法令約束這些當選議員,尊重人民的選擇和意願。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拿伊斯兰法 “恐吓华人”?肤浅!


伊斯兰法不再是“恐吓华人”那么地肤浅,这伊斯兰法所引起的关注,不再是仅限于华社,而是全马人民。

马华领袖常发表这番言论,即若民联攻州成功的话,伊斯兰党将主导8州政权,其中包括柔、彭、登、丹、吉打、玻璃市、霹雳和甲州。公正党和行动党最多只有雪兰莪和滨城。以此阵容,大马的方向是什么?

在野行动党和反对马华的人士都质疑,马华是否在恐吓华社,勿把选票投给民联,以便反对建立伊斯兰国家?大部分的华人都认为,行动党不会轻易让伊斯兰党一党独大,面对不合理的政策,一定会反对到底。

伊斯兰党坚持神权伊斯兰国,以伊斯兰教义治理国家或州政权,不能看成只是对华裔的威胁。相反地,这是一个对国家民主制度、宪法和行政体制产生严重性破坏的危机。也因为如此,作为专业律师的行动党全国主席卡巴星对伊斯兰法,才有如此强烈的反对声音,而大马律师公会也作出同样反对伊斯兰法的声音。

Add caption
若民众有了解其他友族同胞的舆论看法的话,不难发现穆斯林同胞反对伊斯兰法的人,大有人在,最为知名的莫过于支持净选盟运动的马哈迪之女-玛丽娜马哈迪。她曾强烈认为伊斯兰法是让国家回到石器时代。
相关文章:http://thestar.com.my/columnists/story.asp?file=/2012/7/18/columnists/musings/11675316&sec=musings

当我们探讨伊党坚持伊斯兰法时,所着重的论点,已不再是狭隘的“恐吓华社”,那是恐龙时代的论调。我们担心的是,伊斯兰法对国家宪法、刑事法典、行政制度和社会结构,所带来灾难性的威胁。这一切的探讨和思考,已超越了族群和宗教,伊斯兰法的落实将动摇国家的立国之本。而所谓的“大马的方向是什么”,应是指伊斯兰法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我们相信,并认为行动党敢反对伊党不合理的政策,但事与愿违。我们就看看现在的吉打州伊斯兰党政府!吉打州政府刚刚通过法规委员会法案,即法规委员会或宗教是的决定,无论颁布宪报与否,都不容挑战和质疑,包括民事法庭和伊斯兰法庭。这一个法案,已经违背宪法精神,让宗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然而,民联内的非穆斯林议员,包括行动党的李源益州议员,选择噤若寒蝉。难道这就是行动党敢于向伊斯兰党说“不”的写照吗?

伊党坚持的伊斯兰法,已不再只是华社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无论何种信仰的国民,都应该去探讨的问题,若我们还停留在认为伊斯兰法只是恐吓华社的这种思维上,或认为断肢法可以争取华裔选票,那是迂腐的思维,甚至是完全无法洞悉国家真正面对的问题。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中国报》霆院声声:批文道出我們的愚昧


關丹中華獨中批文終于攤在陽光下,然而,從舉行申請獨中的520大集會,直到政府批准設立獨中,華社主要組織之間的“隔空喊話”,迄今沒有停止過。相反地,從申請獨中時大團結,到后來“典當華教論”和“變種獨中論”出口,華社已嚴重分裂。
 教育部早已將獨中批文移交給關丹復辦獨中工委會,然而董總葉新田卻致函副首相兼教育部長慕尤丁,要求教育部公開批文,讓教育部摸不著頭腦之余,更把華社頭頭的矛盾,攤在執政集團眼前。
 批文曝光后,事情並不會就此結束。在批文的字眼上,不同人有不同詮釋。否則的話,華總會長方天興絕不會需時諮詢律師團、教育界和隆中華獨中的專業意見,方公開有關批文,交代過程。
 批文中列明“學生將會考政府考試”,並沒出現“強制”(menwajibkan)的字眼,是否表示政府並沒有強制考政府考試呢?有待斟酌。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關丹復辦獨中工委會在申辦文件中,明文規定學生在報考統考之外,“強制”學生報考政府考試。
 換句話說,董總口中所謂“強制報考政府考試,就是變種獨中”的說法,其實問題癥結並不是來自政府,而是關丹復辦獨中工委會的自行要求。教育部發出的批文,反而沒有“強制”字眼,只是含糊帶過,模稜兩可,讓獨中董事部擁有發揮空間。
忙得團團轉
 最耐人尋味的,不免是關丹復辦獨中工委會在向教育部提呈申請復辦獨中文件前,是否有將文件的副本,交予大馬華教守護神──董總?如有,為何董總當時沒對文件中“強制報考政府考試”的字眼,作出半點質疑和提醒?若董總認為“報考政府考試”將斷送獨中本質的話,應該在適合時機作出正確提醒,而非等到教育部發出批文后,喋喋不休。
 關丹復辦獨中工委會的最初意願,就是為關丹華社爭取一所獨中,政府也俯順民意,批准獨中成立。然而,過后的種種矛盾,我們都以為問題出在政府那裡,不過看來實情並非如此。
 關丹復辦獨中工委會的申辦文件中提及“強制學生報考政府考試”,而政府批文內,所提到的是“依據申請要求……”就是這幾個字眼,讓華社忙得團團轉。

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

RM100变卖家长资料?




近日,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挑起槟州政府欲发放学生RM100快乐计划,州教育局不提供家长资料的课题。槟州首席部长指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心肠不好,阻扰槟州政府发放100令吉给学生家长,更强调家长希望有关100令吉直接交给家长,不放心交给学生。

魏家祥揭槟州政府别有用心,要取得家长电话和地址,方能发放100令吉。此举除了表面讨好选民的政治目的外,还有隐藏于背后的议程。也许大部分民众不了解何谓隐藏背后的议程,何谓别有用心。

很多时候,民众参与一些政党主办的活动时,都会被要求提供手机号码或住家地址。正如最近举办的一项环保公投运动,主办当局现场要求出席的民众提供名字、手机号码、住家地址和电邮址,美其名是传递环保资讯,但实际上是方便未来大选用途。

院方不曾为宝贝计划 
提供生育的父母资料
 
因此,魏家祥质疑林冠英的政治动机,是情有可言的。槟政府并不是第一次发放援助金,100令吉乐龄回馈计划和200令吉宝贝计划早有先例,而槟政府可效仿过去的模式,进行发放援助金的工作。

再者,若家长不放心把100令吉交于学生的话,槟政府也可通过州教育局的配合,指示校方发信函于家长,要求家长到校领取该100令吉援助金。不但如此,槟政府亦可参考国阵中央政府派发100令吉购书卷于各级学生的模式,非要一定获得家长的联络方式不可。

州教育局及学校有这必要,保护家长的隐私权,正如医院不会公开刚出生婴儿的父母资料于槟州政府,发放200令吉宝贝计划般。眼看盗用个人资料,进行欺诈的案件不断发生,州政府应对家长资料不宜公开,保持敏感度。

派发100令吉是一件好事,但并非所有的家长会因为这100令吉,而愿意将自身的资料,变卖给槟政府。好比100令吉乐龄回馈计划般,槟州境内超过60岁,而不前往领取援助金的长辈,大有人在。

因此,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让家长自行选择,是否接受这100令吉。若槟政府认为每位家长都会接受100令吉的话,那无疑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执政态度。当然,100令吉援助金不拿白不拿,但必须在合理的程序下,进行发放工作。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中国报》霆院声声:信得過伊斯蘭黨嗎?



伊斯蘭黨對伊斯蘭法的立場前后不一,變化莫測。伊黨精神領袖兼丹州務大臣聶阿茲一直強調,吉蘭丹必定落實伊斯蘭刑事法,只剩下技術性問題必須解決;另一邊廂,該黨主席哈迪阿旺卻說,伊斯蘭黨早已放棄伊斯蘭國和伊斯蘭法,而福利國才是伊黨的目標。
 至于另一位伊黨中委馬伕茲則說,行動黨主席卡巴星不要以為該黨已放棄伊斯蘭國的目標,縱然該黨已經在民聯裡達致共識,即以福利國取代伊斯蘭國。該黨總秘書慕斯達法也說,儘管民聯推出的《橙皮書》,沒有納入伊斯蘭刑事法,但該黨從未放棄在我國實行伊斯蘭刑事法。
 伊黨各級領袖的種種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可信度有多高?民聯三黨的共識又是建立在何種說法上?這種分裂說法,顯示伊斯蘭法不僅是民聯三黨的軟肋,更是伊黨內部的矛盾。
拋開過去成見
 伊黨高層領袖深知第13屆大選是民聯,也是該黨入主布城的最好時機,伊黨斷不可能錯失良機。同時,伊黨領袖也明白當今馬來西亞的政治氣候,已不像過去般,一面倒傾向國陣,更何況華裔同胞也拋開過去對伊黨的成見,支持伊黨。
 在種種政治氣候的改變下,伊黨很大可能在來屆大選,拼出一個春天來。屆時,正如伊黨某領袖所說,只要可以配合伊黨落實伊斯蘭法,將不惜更換政治盟友。言下之意,也說明了政治盟友也絕不是永遠。伊黨對伊斯蘭法的忠誠,高于對其政治盟友的忠心,這是無需置疑的。
 伊黨的政治理念,是大馬眾政黨中,屬于異類的。行動黨、馬華、公正黨或巫統,這些政黨的政治理念,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然而,伊黨的政治理念,卻不同于其他政黨,該黨選擇以宗教元素治國,好比吉打州最近剛剛通過的法規委員會法案。
 該法案明確闡明法規委員會或宗教師,無論是否頒布憲報,都不容質疑和挑戰,包括民事法庭和伊斯蘭法庭,而這就是人治開始。所謂的人治就是統治者擁有絕對的權力,破壞國家三權分立,而馬來西亞現有的制度,是遵從法治原則,即法律駕凌一切。
 伊黨主席哈迪阿旺堅稱,伊黨已放棄伊斯蘭法;但是,縱觀伊黨在各州的施政表現,卻無法說服非穆斯林相信這一套說法。每回伊黨各級領袖拋出伊斯蘭法的極端看法時,都會挑起行動黨和非穆斯林同胞的神經線,而馬華也趁機奚落行動黨一番。但是,每回一來一往,互相奚落后,我們是否又解除了當前隱憂呢?
 伊黨在伊斯蘭法上的立場從未改變,只是在民聯三黨的《橙皮書》內隻字未提,所謂的《橙皮書》是在民聯三黨產生“互相需要”下,而達成共識。然而,來屆大選后,民聯三黨的合作關係,是否依然屬于“互相需要”的模式,沒有一個人說得準,難保伊黨的政治版圖改變后,祭出他們從未放棄的伊斯蘭法。

2012年8月7日星期二

黄明志消费单打一哥


黄明志,马来西亚一个备有争议性的艺人。他的出道,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受到青睐,而是改编马来西亚国歌,更以粗俗的语言,作为其随性性格的象征!

我国年轻一代的国人 ,都对他的音乐和创作,又爱又恨。心中所爱,只因他做了大家都不敢做的事情,放肆大多数心中不敢造次的行为。然而,大家却又对他的粗俗和暴力语言,有微言。我们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语言,来荼毒我们的社会,甚至是我们的下一代。这是爱恨交融的状态,也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心理作祟。

黄明志获得多位娱乐界前辈的提携 ,邀请拍电影等等。黄明志是注定吃娱乐圈这一行饭的。但是,若他不在娱乐圈的话,他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政坛军师或是政治人物。他晓得马来西亚广大民众对他的要求,他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该利用怎样的课题,去宣传自己。

从之前反莱纳斯稀土厂的课题,他被人炮轰“虚情假意”后,这一次再次利用全国人民期待的课题-李宗伟。

看过了黄明志的“新歌创作”,从一开始贬低中国球员外,又点名炮轰大部分华裔年青人不满的“肥婆”,再来就是说好听是陪李宗伟去看他的新电影《鬼佬大哥大-Hantu Gangster。无论这个邀请多么地诚意十足,在这个时候,这只不过是一项为黄明志电影博宣传的做法。当所有的网民,努力且感激你对李宗伟的珍惜时,其实我们都成了这一个协助宣传新电影的推手!

对于黄明志的“新歌创作”,若它只是一首激励李宗伟的歌曲的话,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当他加入了商业价值的电影宣传,特别提到李宗伟偷偷跑到电影院,去看你的Nasi Lemak 2.0,这不是消费李宗伟吗?当加入这些属于黄明志的元素后,这首“新歌创作”变成了一首“虚情假意”的安慰!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 我是純種華校生嗎?

自董總發表“變種獨中”言論后,華校畢業生開始斟酌自己是否是“華校純種畢業生”。董總葉鄒兩人的言論,從一開始捍衛華教民族事業的“高調”,直到最近發表“變種獨中”的“走調”,讓很多“雙軌制”獨中和改制中學的畢業生,無不感到難堪。




來自北海某改制中學的我,感到異常失望。是否沒考統考文憑,而以國文應考大馬教育文憑的孩子,都不屬于董總口中的“純華校生”?


我一直都這樣認為,學校的行政操作,同學之間溝通的媒介語、校歌、校訓、校規都以中文為主,就是堪稱大馬正統華校,難道不是嗎?在董總的論述中,雙軌制獨中就是“變種獨中”,那我們這些來自改制華文中學的畢業生,不就是“超級變種”嗎?


我國是個多元種族國家,華裔以曉得多種語言而感到自豪,甚至獲得中國兩岸三地高度讚賞。

我國教育制度百花齊放,讓華裔同胞可以同時通曉多種語言,雙軌制獨中及改制中學的辦學精神,是個充分體現多元教育的辦學方式。


雙軌制獨中和改制中學栽培出來的孩子,不但傳承優良的中華文化,甚至通過掌握馬來文和英文,融入我國多元社會。董總反對政府過于注重國文教育,進而忽略其他母語教育。但在董總極力主張的“單軌制教育”,不就是一個過于注重華文教育,忽略國文教育的辦學模式,也與董總倡導的多元教育背道而馳?



讀多一年預備班



華總主席方天興的一句“見好就收”,道盡華社不願再看到“無謂爭執”的延伸。董總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捍衛華教的發展,也確保華校畢業生可以在這多元社會競爭。獨中生遊走他鄉,尋找工作機會,其中之一的因素,不免是因害怕無法與“馬來文為媒介語的社會”接軌。


很多華教人士常以非華裔學生入讀華小而沾沾自喜。我們卻忽略了許多華小孩子接受中學教育時,面對掌握馬來文的窘境,進而修讀多一年的中學預備班,甚至被迫放棄學業,提早踏入社會工作。


董總捍衛華教的同時,應積極尋找對策,提昇華教子弟掌握馬來文及英文的能力。若華校栽培出來的孩子,無論在中文或巫英文的書寫和語言能力,都是首屈一指,這也大大證明華教在大馬這片國土上,有其存在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