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中国报》霆院声声:華裔感受到「家庭溫暖」

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到訪茨廠街時發表談話,談及中國政府反對一切暴力、極端和種族主義,並希望大馬維持種族和諧與團結。
 黃大使的談話似有干預大馬內政之嫌,但也不至于過度,畢竟他的遣詞用字都體現出這番談話的合理性,即不過分干政,但又帶出所欲表達的信息。
 我國政府卻對黃大使的言論感冒,要求黃大使解釋。不過,以馬中兩國的友好關係,相信這件事可以在和氣的情況下平息。
我們都是一家人
 黃大使到茨廠街派發月餅,且發表無論你是大馬第幾代華人,中國永遠是我們馬來西亞華人父母的故鄉言論,令身為大馬第三代華人的我倍感溫馨和感動。同時,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也挺黃惠康的做法。
 大馬外交部一連串的舉動也讓大馬華人受寵若驚,並一掃華人之前的疑惑。原來大馬華人“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而不是外來者。
 時有所聞,一些教育工作者、公務員、政黨人士和種族極端分子,一直嚷著要大馬華人或印度人回到中國或印度,明顯就是指大馬華人和印度人是外來者,並不屬于這個國家。
     當政府傳召中國駐馬大使時,巫統領袖說黃大使不該干預大馬家務事,這時大馬華人才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國家的家庭成員。
 如果政府大頭或巫統真的認為大馬華裔事務是大馬家務事,那么請你們別再發表那些傷害華人的言論,管好自己人的嘴巴唄!
尊重自己和他人
 如果巫統欲在強國面前,捍衛大馬尊嚴,請也時刻記得,大馬華裔的尊嚴也不是任由他人踐踏的。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當前的政治時局趨向“勤王”。為了“勤王”,他們不惜犧牲大馬種族和諧根基,讓種族主義的號角再次響起,讓大馬和諧團結氣氛猶如被來襲的煙霾給籠罩著,看不到前路。
 巫統的氣焰甚高,他們否決了國陣其他成員黨的聲音,並讓916紅色集會舉行。國陣正走向一條死胡同,他們將流失華印裔選票,但也不見得能回收馬來選票。國陣成員黨若不欲與巫統一起沉船,需及早團結一致,要巫統反省。

2015年9月23日星期三

《中国报》霆院声声:巫統政客的變臉術



政治人物變臉,換了位子換了個腦袋是常有的事。近日,我國政壇出現多位變臉大師,從過去攜巨款過境澳洲被捕的前雪州大臣莫哈末泰益,到發表華裔不掛國旗不愛國的前巫統部長阿都卡迪,還有前副首相慕尤丁,甚至是前首相敦馬哈迪,仿彿都成了正義的化身。
 記憶猶新,前副首相慕尤丁曾在納吉提出“一個馬來西亞”概念后,發表他是以馬來人優先的言論。然而,事過境遷,丟失了副首相之職后,慕尤丁看似也丟掉了巫統鷹派的作風,倒是成了一名捍衛“一個馬來西亞”概念,對膚色“色盲”的政治領袖。
 然而,提倡“一個馬來西亞”,在攝影機前豎起食指的的首相納吉,則在一馬發展公司和26億令吉疑雲的左右夾攻下,退守種族主義,選擇捍衛滿口種族極端言論的紅衫軍。
 一場全國大選,一場政治危機,改變了兩位政治人物的政治方向,更徹底地改變了整個國家的政治氣候。
 失意領袖當權時,對國家的未來選擇了沉默和盲從;但一旦失勢之后,卻改變一貫作風,道出事實與民聲,但這並不值得慶幸和開心,因為那是沒有利益追求后所釋放出來的怨氣,而這怨氣倒是他多年憋著不說的心底話。
 也許有一天,在他重回權力中心之后,你可能再也聽不到那豪情壯志的言論,更無法再從他身上,找到那令人聽了精神為之一振的敢怒敢言。
 當然,慕尤丁尚有一點是可圈可點的,他還在任副首相時,依然毫無顧忌地針對一馬發展公司課題窮追猛打,進而導致他最后丟官歸故里。在這一個節骨眼上,慕尤丁始終比某些領袖有勇氣和擔當。
人民不會輕易忘記
 巫統內部也常出現一些欲上位的年輕領袖,發表馬來人至上的言論,以圖獲得黨內基層支持,進而平步青雲。但是,一旦爬上高位之后,他們又表現出一副全民領袖的模樣。
 未當選國會議員前的凱裡也曾常發表種族主義言論,強調馬來人權益及抨擊時任檳州首席部長許子根邊緣化檳州馬來人。2008年政治海嘯之后,凱裡理解政治環境的變化,搖身一變成為捍衛多元文化的巫青團領袖,進而以開明的作風,出任巫青團長與部長。
 每名政治人物都有其從政的成績單,人民不會輕易地忘記他們曾對國家與人民所帶來的傷害。但是,可悲地是,身為人民的我們似乎樂見政治人物改變立場,從所謂的邪惡轉變成令人津津樂道的正義,且從不追究他們過去是如何地不堪。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中国报》霆院声声:種族關係不堪一擊!



很多人擔心由馬來人武術總會發起的916紅衫軍大集會,會出現混亂情況和難以控制的局面。在茨廠街一帶開店營業的華裔商家憂心生意受影響和可能引發種族暴亂,選擇休業一天。
 縱然警方信心滿滿地保證916紅衫軍 大集會必能受到控制,紅衫軍大集會召集人也勸請華裔商家無需休業,但再多的保證,也無法平伏社會人士對這場充滿種族情緒的集會的擔心,畢竟過去曾發生多次種族衝突事件。
和諧口號空談
 我們無需談那年代久遠的513種族衝突事件,畢竟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很多六、七十年代后出生的子民只能從書本上略略瞭解這一段歷史事故,但都沒有經歷過那草木皆兵和風吹草動的時代。
 即使在我們記憶裡,離我們最近的種族騷動事件,也是發生在鄰國印尼,那是1998年的排華事件,讓很多印尼華僑放棄當地生意,逃離家園。
  大馬獨立至今近60載,這一片國土是否還能維持我們曾享有的種族和諧氣息?還記得7月中旬發生的劉碟廣場種族衝突事件嗎?那是一場因社交媒體誤傳,而發生的種族衝突事故。馬來同胞誤信網絡傳聞,認定華裔商家欺詐,導致馬來同胞糾眾鬧事,看到華人就打。
 此外,瓜拉雪蘭莪也發生“華裔司機撞人后只顧吃飯,而慘遭馬來同胞毆打”事件。警方調查后,證實這是一場誤會,事實上,該名被毆打的華裔司機是受害者。
 該名華裔司機途目睹車禍發生,即刻撥電999求助,哪知讓人誤以為是他撞死人,進而讓馬來同胞誤以為他撞死人后,仍若無其事地到附近餐館用餐,便對他拳打腳踢。
 大馬各族之間的關係看似如此地不堪一擊。無可否認地,政治人物需要負起很大責任,尤其是政治人物縱容一些種族狂熱分子舉行916紅衫軍大集會。
 然而,身為國民的我們,其實也有責任。
 我們心裡有否對其他族群存有疙瘩?當我們在潛意識中已認定別人不好,經他人再煽風點火后,就輕易相信潛意識中所認定的事情,而“華商都是奸商”的成見,不就輕易地釀成劉蝶廣場事件唄!
 坦白說,我們無時無刻地高喊種族和諧,但我們從來很少去接觸其他友族同胞,就好像政府一直提倡廉政親民,但卻空喊口號。
 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真的瞭解和愛護友族同胞,是否真的隻字未提友族同胞的不是?這一刻,我們停止指責他人,給自己一個空間,好好地思考吧!

2015年9月9日星期三

《中国报》霆院声声: 狗主製造社會問題?

近日,新山避蘭東特易購商場發生顧客以手推車帶狗逛商場事故,據說兩名華裔婦女帶著他們的愛狗,沒有進入商場的霸市內,僅在外面的店舖閒逛,然而,有服裝店員工發現婦女將小狗放入手推車,而小狗還當場撒尿。
 很多人會從種族角度看待此事,認為該華裔婦女不該缺乏敏感度,攜帶小狗逛街,而不顧穆斯林同胞感受。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種族課題,而是影響所有人的社會問題。
 領養小狗,收養名種狗,發揮愛心,是個人行為,但不能影響他人或傷害他人感受。這些所謂對動物有愛心的人士,若因為愛狗護狗,而導致他人感受或身心受影響,那只不過是有虛偽的愛心,畢竟他們在發揮愛心之余,卻也自私地不顧他人。
 顧客以手推車帶狗逛街的行為,就是最好證明。他們以供眾人使用的手推車帶狗,明顯是公器私用。他們忘了穆斯林忌諱狗,也未考慮到可能有其他人對狗毛或狗蚤敏感,甚至引起皮膚敏感。狗狗大小便的問題,也導致臭味熏天。
 有時候,我們到餐館,也會發現一些食客攜帶狗狗用餐,他們還保留座位給愛狗。同樣地,餐館是講究衛生的地方,狗狗出現在座位或餐桌上,根本就是不恰當的行為。
 狗狗對狗主來說,也許是干淨和健康的;但對其他人來說,未必認同。況且有些人天生就是害怕狗狗,對狗狗拒于千里之外。因此,攜帶狗狗到餐館用餐,將會對其他食客帶來困擾。
勿強迫週遭人發揮愛心
 此外,有些公寓已在買賣合約內說明公寓內不得養狗,但還是有一些住客固執己見,依然在本身單位內飼養貓狗。飼養狗狗的主人偶有帶著他們的寵物,到公寓的休閒場所和泊車場溜狗,而這些狗狗不時到處排泄撒尿,造成環境受到污染。
 夜半三更時,公寓偶爾也會聽到狗狗吠聲,讓熟睡的人們夜半驚醒,尤其是公寓單位與單位之間距離過近,僅僅是一牆之隔,而且公寓單位也不大,狗吠聲的傳播量肯定比排屋高。
 身為一名狗狗飼養者,我奉勸狗主們需無時無刻都保持敏感。我們需要發揮愛心,但絕對不能“強迫”週遭的人發揮愛心,畢竟每個人對寵物或狗狗的接受度不同。同樣地,用餐和住所是生活中講究衛生和品質的重要一環,狗主不能自私地要求他人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以配合自己和狗狗的喜好。

2015年9月3日星期四

《中国报》霆院声声:黃潮少了甚麼, 卻也多了甚麼

國慶長假,黃潮淹沒都門,世界與全馬各個角落的BERSIH口號響徹雲霄,而這一次BERSIH大集會雖有5大訴求,但大家卻帶著倒納吉的情緒參與集會。
 對當前經濟衰退、馬幣貶值、股價暴跌,隱形勢力阻礙調查一馬發展公司和26億令吉匯入納吉私人戶口事件等不滿,都是這一場集會者欲表達的心聲。
 首相納吉抨擊淨選盟不愛國,指后者選擇在國慶前夕集會;然而,若集會者果真放棄這個國家,便不會選擇關心這個國家,希望這一個孕育我們的國家有所改變。
 當然,這一場大集會也有美中不足,那便是佔大馬人口大多數的馬來人,不那么熱衷參與。
 集會開始前,默迪卡民調中心發佈調查報告,指81%的華裔支持大集會,卻有73%馬來人反對集會。
 當大家都觀望民調的準確性時,集會當天出現的種族比例卻與此民調相差不遠。副首相阿末扎希聲稱華裔占了集會者的80%,而行動黨元老林吉祥則認為出席的馬來同胞多一些更好。
 無論朝野,都承認了馬來人出席人數較少的事實。
 若說要求國家改變的聲音不應以種族計算,現實中,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經達到了不問膚色的高度呢?政客可以大喊這不是“華人集會”,但這都是政治語言,美麗的政治語言背后存在著殘酷的事實。
馬來同胞在想甚麼?
 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種族比例不重要,畢竟在友族眼中和朝野政客心中,種族比例始終會挑動他們的神經線。他們會根據出席者的種族比例大作文章,實施政策。甚至,游離選民是否會擁護獲得非馬來人支持的政黨繼續壯大?
 我們不曉得待在家裡的馬來同胞在想什么?他們可能認為國慶期間不宜進行示威,也可能認為于事無補,但伊斯蘭黨未動員參與是絕對的原因。
 如今,華裔集會者確實較多,這一畫面又給馬來人帶來什么訊息呢?淨選盟成員需思考這其中的原因,畢竟馬來參與者較少的畫面只會徒增話題,加劇種族關係緊張。
 縱然此次集會少了馬來人,卻也多了一些重要人物。前首相敦馬連續兩日都到場給集會者打氣,遠在澳洲柏斯旅游的前馬華總會長敦林良實也穿淺黃衣響應,看來這一股倒納吉的火焰,將在國陣內部悄悄地點燃。
 若非礙于黨規,相信此次大集會可能成就了朝野支持者的大團結。納吉是否還有政治道德走下去,抑或是遭到巫統和國陣成員黨逼退,以自保國陣未來江山,都是值得看官們拭目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