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星期三

马华党选点将台

马华党选开启,支会改选只不过是马华党选的象征性程序,虽然有些支会出现乱像,但也不过是芝麻小事,甚至是不能影响大局的火花,毕竟大部分的支会都是由部分的人士控制,而这些控制支会的人士都可说是某些派系人马的支持者。

要说决定马华未来派系筹码的改选,莫过于区会改选,区会改选是集合了不同人马的一场竞争,而这一个不同人马可能不是如中央领袖派系般的壁垒分明,他们可能是地方上的人事问题,而产生的“地方派系”。然而,这些“地方派系”若取得区会的控制权后,那才是中央领袖派系竞相拉拢的对象。

马华老二廖中莱一早出来宣布竞选总会长,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堵住蔡细历再次寻求蝉联的可能,而所有支持廖中莱竞选老大的个别领袖或区会,都会以“在总会长蔡细历不竞选的情况下”作为支持廖中莱的开场白,而这一个开场白只不过是要提醒蔡细历兑现自己的承诺。

第二个原因,莫过于传达一个鲜明的讯息于“廖、黄、魏”派系的支持者,这一个派系的人马将由廖中莱领军,并确定了“廖魏”竞选党老大及老二的人选,而黄派领袖将角逐副总会长的职位,潜在人选包括周美芬、黄日升和何国忠。

基本上,“廖、黄、魏”组军成功,这一个团队可称为“少壮派”。“少壮派”最大的问题,是散漫的基层,他们没有蔡派人马般的组织能力,计票和拉拢选票是蔡派最大的优势,而少壮派的问题除了票源外,还有领军人选。领军人选缺乏说服力,而可以领军的人选,却只甘于当副手,这是少壮派存在的隐忧。

蔡派方面的问题,莫过于老总本人的意向。蔡细历就算不想出来寻求蝉联,也难以从自己的阵营里,找到一个可以上得了台面的人选,来竞选马华总会长。蔡派基层组织能力强,可说是有兵没将。然而,倘若蔡派可以派出一个年轻且有硬朗形象的领袖,领兵出战马华总会长一职的话,以“年轻和鲜明形象”对抗少壮派的“年轻”本钱,将致使少壮派的总会长人选面对苦战。


马华308大选后,选出一位形象堪称敢怒敢言的翁诗杰出任总会长,外加一位处事硬朗的署理总会长蔡细历,可说是“绝配”。然而,505大选后,马华又会选出一个怎样的总会长和署理总会长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補選看民聯選舉策略

瓜拉勿述州選區補選,國陣毫無懸念地成功捍衛有關席位,讓原本有懸念的登嘉樓州政權誰屬,變成一個伊斯蘭黨逝去的夢。
 505大選,瓜拉勿述州選區的投票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七;而今次的補選,投票率僅達百分之八十左右。補選投票日落在星期三,對在外地工作的年輕選民來說,缺席投票是預料中事。但是,就算補選投票日落在公假,也無阻國陣贏得這場補選,畢竟地方上選民對國陣的支持,遠遠超過外地回鄉投票的選民。
 瓜拉勿述州選區可說是一個純馬來穆斯林選民的選區,華裔選民則不超過150人。在一個民風純樸的馬來甘榜選區,瓜拉勿述補選給全馬來西亞社會帶來怎樣一個啟示?補選期間,公正黨與行動黨大將似乎沒有全力以赴,更沒有拉大隊到瓜拉勿述補選區去。

 雖說不到150位華裔選民,但馬華老二廖中萊、副總會長顏炳壽和前副部長王賽芝也風塵僕僕,趕到補選區助選,體現國陣精神。然而,民聯大將卻沒有展現盟友精神,到瓜拉勿述為盟友伊斯蘭黨助選。
猶如英殖民時代
 從這一場補選中,我們可以看到國陣,尤其是巫統,依然穩住鄉鎮地區的支持度,而伊斯蘭黨無法動搖巫統的基本盤。這也恰恰反映了民聯為何在過去的505大選中,完全因鄉鎮地區對國陣的支持,而喪失入主布城的機會。這一個現象不僅出現在東海岸地區,東馬兩州亦是如此。
 這裡還有一個怪現象,凡是被伊斯蘭黨執政過的州屬,如登嘉樓和吉打,相繼地在執政5年后,出現政黨輪替,將政權交還給國陣巫統,而如今卻只有吉蘭丹是伊斯蘭黨可以執政超過20年的州屬。
 民聯三黨的政治版圖,猶如英殖民時代的“分而治之”,各有各的基本盤,互不干涉。民聯三黨的共識,似乎是讓伊斯蘭黨耕耘于鄉鎮地區,而行動黨則負責華人地區的群眾大會,公正黨只能號召人民走上街頭或黑色大聚會。當伊斯蘭黨無法在鄉鎮地區貢獻議席的時候,民聯三黨入主布城的夢就這樣付諸流水。
 顯而易見,民聯三黨的穩固票源,是來自城市地區。但是,民聯三黨若依然奉行如此攻城策略的話,巫統依然穩住鄉鎮地區的基本盤,集中火力打伊斯蘭黨;那民聯三黨就算可以將所有華基政黨連根拔起,與巫統在城市地區一較高低都好,也無法改變國陣繼續執政中央的事實。

2013年7月21日星期日

廖中莱的入阁论述

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宣布在12月的党选中,竞选马华总会长一职。作为党老二,在老大宣布不蝉联之后,老二更上一层楼是自然的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马华现今的情况,可说是比308大选后的那个时代,更为糟糕。因此,马华需要一个更有魄力、形象正面、洞悉政局的总会长,他必须对马华在大马政坛上的生存价值,有明确的定位和方向。

廖中莱作为党老二,也是马华中央委任的党革新委员会主席。他对马华党内改革的诚意和工作,是无需置疑的,至少在提出重新登记党员这一项改革上,他是确定和果敢的。然而,革新工作的成果不仅是纸上谈兵,更多的是在位领导人对革新的执行诚意,领导是否会在接过领导棒子之后,执行这一些“削减中央领导权力”的改革方案,才是革新和改变的关键。

“马华不入阁”的决定,在505大选前,绝对是一项错误的策略。马华希望通过“不入阁”的决定,让华社有危机感。但是事实上,这个竞选策略失效了!

正如一位党内基层党员曾说的,马华不是在卖“未来的梦”,而是在卖“一个磁场贬义”的梦,如“要稳定,不要乱”、“马华不入阁”、“民联执政,国家破产”及“伊斯兰神权国”等等的贬义宣传;而行动党所推出的竞选宣言,却比马华更具吸引力,有梦想和未来,如“改变为了更好的明天”、“改朝换代,告别腐败”,甚至提供种种有吸引力的惠民政策(降油价、免费高等教育、废除大道收费)。相比之下,民联或行动党的竞选宣言比马华更有“美好的愿景”和“期待”。

“马华少过15席,不入阁”的承诺,华社替马华应验了这一个承诺。这一个承诺是马华许的,就算是蔡细历一个人的想法也好,整个中委会,乃至整个代表大会通过决定也罢,这一项决定是错误的,也是失策的。然而,505大选后,马华应该思考的,不是这个决定是谁做的,而是马华若推翻这个决定后,所带来负面问题是什么?火箭党如何炒作马华的入阁?华社如何看待马华的诚信?

廖中莱说华团和华商都希望马华重新入阁。还记得过去大选提名日当晚,华团与华商在巴生举办了一个马来西亚万人晚宴,为国阵造势,国际巨星杨紫琼与国阵主席纳吉也出席了该晚宴。505投票日晚开票,这些华团和华商所主办的万人晚宴,是否有为国阵和马华,带来一定的票源呢?

马华如今要面对的,是全国华裔同胞,而不是华商或华团而已。若华团或华商是“入阁”的理由,我想马华将会继续地沉沦在505大选前,甚至是308大选前的迷思中。要入阁的推动力,可以有很多诠释。但是,绝非是以“解决问题”或“内阁检讨决定”的政治方式,来作为争取民心的策略,这不是这个时代的政治语言。

“在内阁内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错,但那是停留在308大选前的政治时代,“有人在朝好办事”的论述已彻底破产,而华社也认定了“越协越商”的说法。就算马华重新入阁,可以解决一些关乎华社的问题也好,那也只是扮演“消防员”的角色。然而,今天的华社,要的不再是马华的消防员角色,而是希望“这一把火”永远地熄灭!


因此,马华若还一味地将自己定位在“解决问题”或“带入内阁检讨决定”的角色上,马华与华社的确完全地脱节了!别将90年代的马华政治语言,沿用在这个时代,马华要与时并进!华社要求的不是马华入阁解决问题这么地单纯,而是不要唯唯诺诺,要彻底解决不公不义之事!

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特優生被拒,又是不公?

優秀生被拒于熱門科系之外的課題,年年都發生,似乎是一個季節性大火,作為消防員的馬華領袖,又在同一個季節滅火!
 報章大篇幅報導全A華裔生無法獲得屬意科系,他們隨同父母到馬華總部,尋求馬青總團長兼教育部前副部長魏家祥協助。這些大篇幅報導沒有為馬華的形象加分,甚至不會為國陣政府帶來正面宣傳。這些戲碼只是重複一年又一年的弊病,進而傳達給華社一個明確的訊息──“政府不公”。
 
55位全A生難道個個都是理應分配到屬意的科系嗎?倘若“爭取入讀屬意科系的較勁”是一場足球賽,那“課外活動的分數”卻是所有全A生踢足90分鐘后,成績依然是和球的情況下,必須進行的加時賽。

 課外活動分數作為評估的一小部分,卻是這些優秀生跨越熱門科系門檻的重要一步。課外活動分數的產生,莫過于希望准大學生參與書本以外的額外訓練,包括個人領導和管理、危機管理的知識,從組織生活中自我提升,並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兩種評估制度
 課外活動評分是否公平?話說大學預科班與大學先修班的課外活動評分制度不一,有欠公平;然而,這不僅是課外活動評分制度的不公,相反地,大學預科班和大學先修班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學習和評估制度;來鑒定一個學生入讀大學的資格,“前者較后者來得較容易獲得佳績”已是不爭的事實。
 大學先修班和大學預科班的學習制度,一開始就已造就不公平現象,而課外活動分數的不公只不過是“不公平現象”的延續。大學先修班和大學預科班,兩種不同的升學途徑,各有各族同胞就讀,這裡沒有族權之分,只有人權之分。為何同一個國立學府和學位,卻有兩種不同的評估考試?
 至于大學遴選制度缺乏透明化,朝野政黨,尤其是“不入閣”的馬華和“最成功的反對黨”──行動黨,是時候針對整個大學遴選制度,要求政府全面檢討大學遴選制度,甚至羅列出各項科系的錄取資格和基本要求,而非讓政府官員和大學行政單位一手操作整個遴選制度。
 若有必要的話,為了留住人才,減少人才外流的現象,政府應該成立“大學生遴選獨立委員會”,讓各族的專業教育代表,進駐獨立委員會,向國會負責,透明化處理優秀生的申請。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我的乌巴” 充气鸟

“我的乌巴”充气鸟的概念取自香港大黄鸭,浮在水面上,让游客或公众可以站在岸边拍照留念。“我的乌巴”充气鸟耗资6万令吉,是以高素质的PVC制造,重量约250公斤。

据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的说法,这“充气鸟”是由行动党支持者及赞助商构思制作的,“我的乌巴”充气鸟将在本周末放入槟城的新新关仔角(IJM Promenade)海域。

“乌巴”充气鸟的概念,有其旅游卖点的价值存在,至少是马来西亚的一项新概念,虽然对国际来说,那是一种“抄袭”。这一个“乌巴”充气鸟无需再作太大的宣传,毕竟顶着国际知名“大黄鸭”的过去宣传,“乌巴鸟”至少可以沾一些光,随着大黄鸭的著名,而让“乌巴鸟”也红起来。无需做太多的解释,想起大黄鸭,就想起马来西亚槟城的“乌巴鸟”。

深信槟州政府的这一招,肯定将引起国际社会的舆论,毕竟马来西亚也来了一个“乌巴鸟”,概念完全抄袭“大黄鸭”,这就是“文化输入国”与“文化输出国”的分别,马来西亚总是抄袭和崇拜别人的文化和概念,完全无法将自己的优秀概念,让国外也来效仿。

“我的乌巴”是行动党大选期间的吉祥物—犀鸟,而这一个犀鸟经过设计和宣传之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行动党标志,而“UBAH”的口号,喊得响彻云霄。今天,槟州行动党利用执掌槟州政权 的便利,自我宣传行动党的竞选口号和吉祥物,未免有公器私用,党政不分之嫌。

谈起这起事件,突然想起雪州前行动党行政议员刘天球禁止雪州境内的大型广告板出现“一个马来西亚”的标志,他认为这是国阵的竞选口号,一看到“一个马来西亚”的标志,就会联想到国阵。总而言之,公共场所不该有政党宣传的存在。

如今,看到“我的乌巴”充气鸟在槟城海域漂浮,不知雪州的“公共场所不该有政党宣传”的说法,是否可以套在槟州政府身上呢?

槟州行动党政府若可以以“壁画”的旅游景点,把槟州打造成艺术之都的话,这才算是对槟州作出贡献,而非以所属政党的吉祥物,为所属的政党宣传。

就算是行动党支持者赞助也好,“乌巴鸟”没有槟州政府批准下水的话,也成不了事,所以“支持赞助”只能证明州政府没有动用公款制造“乌巴“充气鸟,但州政府也无法摆脱“滥用职权”,批准“行动党”吉祥物下水的滥权!


“我的乌巴”充气鸟只能放在槟州行动党总部,毕竟那是政党的吉祥物,而这一个槟州政府不仅是由行动党,还包括公正党和伊斯兰党,因此,必须找个对槟州政府有代表性的象征,那就是象征槟州政府的“猫”!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反國陣是政治潮流

505全國大選落幕,第14屆大選將在未來四至五年內舉行。對國陣來說,年輕選票依然是心中的痛。在剛過去的大選中,年齡層介于21歲至40歲的青年,都傾向于支持民聯。
 這一個年齡層在這個年代,是屬于受過高等教育,擁有一份好職業,甚至不擔心三餐溫飽的一群;他們沒有經歷過國家社會動盪不安的年代,沒有歷史包袱,並對民主和社會公義議題的熱誠,保持高居不下的熱度。
 5年后的大選,國陣若要保住政權或取得更標青成績,便須改變思維,重塑政治語言,重新包裝。國陣應從民聯手中,奪回“改變馬來西亞”的旗號,讓自己成為“國家改變事業”上更有力的踏板。然而,在過去的大選中,“改變”的議題,完全被民聯操弄,國陣竟然成為改變的絆腳石。
 此外,國陣“重回校園”勢在必行。今天的中學生已受到環境和社交網站影響,提早接觸政治和社會議題,他們對國陣政府的不滿,不再局限于是否擁有投票權。這一個年齡層的孩子,不僅在已過去的大選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相反地,在未來的大選中,他們更是國陣必須面對的可怕首投族。
 過去大選期間的群眾大會,不少出席者是沒有投票權的中學生,而這些中學生,引領家裡的長輩或父母出席群眾大會,甚至利用社交網站,有樣學樣,學起別人把賬號相片轉換成黑色,以象征“民主死亡”,散播他們認知以外的訊息等等。
發揮同輩效應
 這類的群眾運動,顯然地不再是單純的政治舉動,而是一個超越了中學生思考範圍以外的行為,他們把這些政治舉動變成一種“潮流”。“潮流”的定義就是流行趨勢的動向,引伸意思是社會變動或發展的趨勢,而恰恰地在這一個時代,反政府或反國陣,才算走在“潮流的尖端”。
 當“潮流”變成選票的時候,它沒有對錯,沒有智者,沒有天才,沒有思考,更沒有邏輯,就是簡單地在朋友群或社交群體中,一起集體執行大家認同的事情,發揮了同輩效應。
 同輩效應是指同齡人因其年代相同或思維認知非常相似,包括教育水平、大眾媒體的影響、科學技術對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風格的改變都很相似,因而具有某些一致的認知。因此,這一個同輩效應在中學生的年齡層裡,所發揮的效應,不再局限于時裝或偶像潮流,也在政治潮流中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