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蔡派反攻,廖派挨打


继马华多个州属跳出来挺蔡细历蝉联总会长之后,蔡细历寻求蝉联总会长的可能性已经存在。蔡细历在各州的基层经营,可说是有完全的套路,而廖中莱与魏家祥分属的少壮派,显然地逊色许多。

柔佛8大区会联合发表声明,要求各个区会和中央代表想明白,甚至认为马华需要一个好领袖来领导马华走出低潮,而那个人绝对不是蔡细历。这8大区会口中所谓的好领袖,莫过于是廖中莱。他们也认为廖中莱错就错在“为了党团结,而一再地容忍”,让霸道的蔡细历独裁。他们也点出蔡细历推卸责任,让廖中莱承担大选败选的责任。

好了,从他们的文告中,我们看到的是,蔡细历的霸道和独裁,廖中莱是忍辱负重;蔡细历是坏领袖,而廖中莱是好领袖。从华社的角度来看,廖中莱的“忍辱负重”是“懦弱无能”;蔡细历的“霸道和独裁”是“老奸巨猾”,其实两个都半斤八两。

在这一个新政治时代,马华需要是一位强势领袖,还是可以拥有一位不需要太强势,而善用人才的领袖,如楚汉年代的刘邦呢?这问题见仁见智,但环看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哪个不是因为强势而登上高峰呢?行动党的林冠英?民政党的邓章耀?

马华的肥皂剧,从来都不能从半路解读,而是必须从肥皂剧的一开始,细心观察和跟随,才能完全地诠释和判断整个党争的来龙去脉。

廖派说蔡细历把大选责任推给署理总会长廖中莱,这只是说了肥皂剧的其中一部分,而事实上,廖派领袖首先发难,要求蔡细历立即为大选惨败,辞职下台。在这种逼迫的情况下,连让蔡细历体面下台的阶梯都不给的话,这有点过于不近人情。蔡细历应给予空间和机会,让他效仿黄家定般,在党选寻求不蝉联,然后体面下台。

廖派当然也说,蔡细历大选后勤走基层等等,是寻求蝉联的迹象,廖派不得不先发制人。作为总会长,寻访基层不是一件错误的事。难道宣布不蝉联后,就变成“太上皇”了吗?然后让署理总会长全面接管马华,太上皇不问党务事?

廖派的过于敏感,给蔡细历制造了机会;廖派的强势逼人,让蔡细历多了几分同情票。廖派没有算好时机,没有算好票数,更没有全盘计划,就这样地 被蔡派人马一两下子,刷得体无完肤。若说区会主席出来表态不代表其区会完全支持蔡细历,那在气势和人马“西瓜靠大边”的情况下,廖派未战先败。有些区会主席挺廖,但其区会中央代表也可能挺蔡,在这样来回互相抵消,甚至让蔡派再流失百分之五的票源都好,也将让蔡细历顺利过关。

此外,外传翁诗杰加入战围,而且抛出不介意充当老二或老三的“善意”,可见蔡细历与翁诗杰再次推出“团结方案”也未必不可能。倘若蔡翁联合,那将使廖派处于挨打的局面。翁诗杰在华社良好形象,将抵消蔡细历的负面形象,而廖中莱的软弱形象将被无限地放大。

区会改选前,廖派来势汹汹,蔡派委曲求全,哀兵上阵;区会改选之后,蔡派动起来了,而且刀刀见血,这就是蔡细历在党内的本色,可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廖派似乎没有回头路,而昔日的黄派也日落西山,锋芒不再,唯独魏家祥借着“党未来主要领袖”的优势,让蔡细历保留魏家祥的政治生命,与颜炳寿和蔡智勇形成党内未来铁三角。

当然,党选未到,政治是善变,可能廖派还有力挽狂然的可能,那就是打出“首相牌”。但是,“首相牌”一出,有两个可能性,一就是蔡廖同时隐退;其二就是蔡隐退,廖接棒,蔡派发起特大,倒廖中莱,届时也是无路可走。

马华的党争,其奥秘之处 是在党章,而党章就犹如百万富翁中的游戏规则,往往这些党章却是各派有利的武器。

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馬華 華社 行動黨

馬華慘敗不入閣,至今已是4個多月。在這4個多月的日子裡,馬華不在內閣裡,華社、政府體制、整個國家社會受到怎樣的衝擊呢?

打從一開始,馬華的不入閣似乎對華社沒有太大影響,華社完全不在乎,只有華團和華商呼籲馬華重新檢討不入閣的決定。然而,4個月過去了,華社意識到馬華不入閣后,多項親土著政策出現,虧待華社的決定也陸續出現。

 馬華總會長蔡細歷說道,馬華並非完全不入閣,只是要讓華社感受到“馬華不入閣”帶來的問題。這一種說法,可說是另一種變相的報復行為。既然華社不支持馬華和國陣,那就讓華社感受“馬華不入閣”帶來的問題,其中有公立大學華裔生錄取課題、精武華小征地問題、新村不獲直接撥款,還包括剛剛發生的吉打州務大臣慕克里茲基于大選成績因素,將不會理會華校的要求一事。
 馬華不入閣,真的激起千層浪,讓華社深深體會到其中的困難嗎?非也。華裔從未感受到“馬華不入閣”后,所帶來的切身影響,畢竟馬華過去就算在內閣裡,這些課題也不時發生,唯一的分別在于馬華可以擁有更好的滅火器,如今卻必須用水桶救火,但角色還是一名“消防員”。
這是馬華的宿命?
 馬華似乎離不開其在政府體系內的定位,一天有巫統存在,非要當個消防員不可,難道這是馬華的宿命?
 馬華若要重新檢討入閣決定,首先必須檢討其在國陣政府內的價值和定位。馬華要永續經營,永續獲得支持,消防員的角色並不會讓馬華得分,相反地,政策主導才是上策,但馬華背后不到百分之十的華社支持,又如何談政策主導?
 505大選,超過百分之九十華裔選民,將手中一票投給民聯,行動黨與公正黨候選人順利高奏凱歌,將蟬聯多屆的馬華議員拉下馬。華裔選民給予民聯百分之九十支持,是否有得到民聯百分之九十回報?
 如今,華社處在一個相當矛盾的政治時代。華裔選民唾棄馬華,把票投給民聯,期望行動黨可以代替馬華,為華社捍衛族權。然而政治現實中,行動黨就算有再多國會議員,也只不過是國會殿堂內的一席之地,無法決定國家政策的方向,甚至不會讓主導政策的巫統多瞄一眼,行動黨代表華社的希望,就只能“力不從心”。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评析区会改选后的蔡廖派

《马华党选》剧集即将上映!

今天,雪州挺蔡细历蝉联总会长的16个区会纷纷出来表态支持,这些区会之所以出来支持蔡细历,莫过于两种原因,其一是蔡细历的死忠派,另一个原因是不愿得罪蔡细历,毕竟现在的形势还不够明朗化。当然,这只是第一场,可能还有柔佛、吉打、沙巴、霹雳和槟城等等,都会出来挺蔡细历蝉联总会长,营造蔡派的气势如虹 !

挺蔡大会的意义何在?是要告诉马华党员和廖派,蔡细历依然稳守钓鱼台,这是唯一,也是最终的目的。但是,这种挺蔡蝉联总会长的做法,可说是陷蔡细历于不义。此话怎说呢?蔡细历已表明不寻求蝉联,此番做法,不但是要蔡细历食言,而且还是忘却政治道德责任的需要。既然领军大选失败,作为党魁,必须勇于承担责任。虽然中委会集体领导,但党魁责无旁贷。

蔡细历可说比黄家定更优秀,比许子根更有胆识,何以问责态度却输给两位前领导呢?当然,蔡细历被马华党内挺蔡人士称为一代枭雄,那就会拿出一代枭雄的气概,说好不蝉联,就应该兑现承诺,鞠躬下台。

然而,蔡细历下台之后,马华还是面对穷无能人领导的窘境。也许如此,蔡细历就有留下来的理由。但对于基层党员,甚至华社来说,虽说接班人问题存在,但蔡细历也没有不走的理由,只能寄望廖化可以作先锋。若不希望廖化来领导马华的话,那就应该提拔年轻领袖来领导,包括魏家祥、颜炳寿、蔡智勇等等,让马华趋向年轻化,对抗招揽许多年轻才俊的政治对手-行动党。

除了16个挺蔡的雪州区会之外,今天还有一批23位区会主席出来要求成立“保护党产委员会”,并担心“有心人”滥用党产。依据这批23位区会主席的说辞,必须招揽专业人士来监督和保护党产。说好听是保护党产,其实也不过是冲着蔡细历来。

廖派的问题,在于冲动,缺乏经验,仓促行事,没有蔡派的精密策动,才会出现“特大开不成”的笑话。特大的召开绝对是合法的,但却在日期算计上,出现了失策的败笔。魏家祥说等到新的中央代表产生后,已经来不及发信通知,因为届时已过了21天的期限。魏家祥也说,原本是希望蔡细历行使总会长的权利,在7天之内举行特大,但蔡细历不肯,而让廖派所提的特大无疾而终。

廖派应该计算到蔡细历不会行使总会长权利,在7天之内开特大。就算廖派早已算到都好,他们应该在特大的课题上,善用舆论的压力,让廖派在郑修强的事件上,掌握蔡细历领导失误的把柄。然而,廖派没有这么做,反而让蔡细历化被动为主动,未来三个月,廖派很大可能性被压着来打。


从特大失败的事件看来,廖派的行军布阵不如蔡派精明,而廖派想要领导马华的作为,也可想而知。虽然党内斗争不该作为评估领导马华的能力,但马华一向“内斗内行”,若连内斗都不在行,那要他们如何带领马华去外斗呢?如何面对日益嚣张的巫统和霸道无耻的行动党呢?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马华党选,蔡廖争锋

马华全国189个区会改选尘埃落定,大多数的区会主席连任,唯独马六甲州的区会主席产生最大的变化。区会改选之后,党中央改选的竞选工作将掀开序幕,领袖也将随之公布本身在中央改选的意向。

距离中央改选还有3个月,当中还需要进行州级改选,但那仅是妇女组和马青的赛场,而中央母体的领袖将全力以赴地准备1221日举行的中央改选。在这3个月内,是否会如期等到1221日才来进行党中央领导层更迭呢?抑或是蔡细历将会在短期之内,宣布中委会总辞,以解决党内纠纷呢?

中委会总辞需要3分之2中委的辞职,而如今的中委会却不完全掌控在蔡细历手中,而若果中委会总辞的话,廖派有数位大将将无法参与党选,因为他们没有在昨日的区会改选中,当选中央代表,而又不是国州议员,他们是廖润强,何国忠和李伟杰,而蔡派应该只有陈财和受影响。

然而,中委会总辞的可能性不高,但蔡派要如何反击廖派的特大呢?前总会长翁诗杰于2009年,面对蔡细历的900名中央代表签署,要求召开特大,而翁诗杰动用总会长的权利,自行召开特大来反击蔡细历,而提案却是双方都同意的特大提案,也造就了双双离开的特大结果。

如今,蔡细历是否会另行召开特大,以反击廖中莱的特大呢?倘若蔡细历不这么做,廖中莱所召开的特大,其提案将有利于廖派的议程,这是蔡细历不想看到的。

在种种的可能性之前,无论是廖派或蔡派,他们在区会改选之后,唯一的工作,就是计算自己在新一批的中央代表中,掌握了多少的票源。依据昨日改选的成绩看来,蔡派与廖派各有斩获,可说是相互抵消所失去的区会。然而,蔡派依然掌握了北马大多数的区会,东马沙巴也是牢不可破,雪州和柔州皆以蔡派占优,唯独彭亨州和登州掌控在廖派手中,而霹雳州却是平分秋色。

各个大票仓的州属都落在蔡派手中,将有利于蔡细历的布局,而蔡细历就算不亲自再战江湖也好,所派出的代理战人选,也可能只会为蔡派加分。然而,廖派人马人才济济,其中周美芬,黄日升,何国忠和魏家祥将是来临党选中,最为有利的挑战者,唯独领军人物的策略布局略逊。

马华党选从来都不会只有一个派系完全获胜,未来的党选也不例外,相信蔡派和廖派将各有斩获,分别在于哪个派系的领袖占尽中委会的优势,而哪个派系才是真正为马华的改革付出诚意。


年末的马华党选的主要议程是改革!中央代表应该认真且宏观地思考,到底马华需要怎样的领导层,才能带领马华走出505大选败战的低迷,甚至探讨如何在现有的政治氛围下,为第14届大选作准备。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活在網絡資訊欺騙的年代

沙登国会议员王建民
505大選舉行至今已經超過4個月余,由淨選盟2.0成立所發起的“人民仲裁庭”,針對大選弊案作調查。當然,這一個“人民仲裁庭”並不具任何法律定位,畢竟它是非政府組織自發的活動。
 行動黨選舉策略主任兼沙登區國會議員王建民承認,505大選並沒出現“文冬停電事件”及“孟加拉外勞投票”事件。該網絡媒體也引述一名不具名的伊斯蘭黨領袖談話,他說“欺騙肯定存在”,但絕對不是外勞投票,因為這並不容易。
 好啦,大家在大選投票日,甚至選后的黑色大集會,都認定國陣使詐,而大部分人認同使詐的原因,莫過于“停電”和“外勞投票”。這一種說法,不僅國內的民聯支持者相信,連台灣乃至香港媒體也廣泛通過電視台報導,可謂“真實得看不出欺騙”。
 在網絡上,親民聯的支持者利用面子書和電郵,甚至是手機各種應用程序(Mobile Apps)的方便,將這兩大“國陣的欺騙”傳達予各階層老老少少。一大清早,大家都排隊投票,深怕外勞幫我們投票似的。資訊的發達,讓馬來西亞大部分人都活在“欺騙”中,這似乎是“自作聰明”,以為自己識破欺騙詭計,殊不知自己才是陷入“欺騙的詭計”當中。
容易耳濡目染
 在網絡發達的年代,資訊是如此地散亂和充滿欺騙。網民對主流媒體的偏頗印象,讓他們選擇相信那些不知誰在背后操縱的面子書組群,網民都等著這些“無需擔心法律責任”的群體,向他們提供資訊。然而,他們卻無法,也不願針對所收集的資訊,與主流媒體比較、重新整理和歸類。在他們缺乏認知的政治領域裡,他們選擇了“照單全收”,尤其是網絡間的聯繫,更讓他們認為自己所聽聞的,都是事實的全部。
 還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若一個媒體單位的新聞報導方式傾向執政黨,那就是偏頗;若傾向民聯,卻是中肯。何謂中肯?中肯的定義在于針對新聞的事實真相作出報導,而非胡亂外加新聞從業員的個人感受或政治立場,作出額外偏向某個陣營的報導方式。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不禁讓人懷疑,資訊的發達使我們變得更聰明?還是愚笨?我們似乎遺忘了資訊發達后,所存在的風險。雖然生活在資訊發達的社會,但我們受欺騙的風險卻比以往大,表面上看似進步,實際卻是退步。

选举期间登记IC,成为公民,也没有投票权,因为选民册是根据有关人士是否向选委会注册与否,还要公布宪报选民册,才能投票,而且在提名日前,选委会已经公布选民册,朝野政党已握有最新的选民册名单,所以这种传言实在子虚乌有。然而,这种谣言却骗了很多人,因为大家都对程序不了解,进而相信这些欺骗。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陈平——一个历史人物

陈平,原名王文华,出生于霹雳州实兆远。他是一个历史人物,是马来西亚官方历史教科书上少数出现过的华裔,其他的华裔功勋是争取独立的陈祯禄,陈修信,李孝式,陈东海等人,而陈平却是十恶不赦的代名词,他没有争取独立功勋的荣耀,更没有他们死后享有的国葬或路名纪念。

陈平,他不是争取独立的直接参与者,但却是独立的间接促进者。也许官方无法认同,因为陈平这号人物的出现,加速了国家独立进程。若我们说陈平是独立的一个催化剂,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呢?

陈平临死之前,其愿望是回到马来西亚这一片土地,到父母坟前拜祭其亡父母;他无法如愿,因为政府不允许。陈平死后,政府也拒绝让他的骨灰或尸体回到马来西亚。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共匪破坏社会安宁的时代,没有听闻警察高官被共产党暗杀的事迹,更不曾听说共匪残杀百姓,警察和军队。我们没有历史的洗礼,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当然,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他们对共产党有特别的感情,也有痛恨至极的感受,毕竟不是我们经历那提心吊胆的日子。

还记得苏禄军入侵沙巴事件时,我们对军官的死亡感到非常地愤怒,我们甚至希望政府尽快派遣军队剿灭这些乱我邦社会秩序的乱匪。倘若当年的共产党所作所为,犹如今天的苏禄军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原谅之?

历史本来就有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而人民也亦有自己的一番诠释。陈平于1989年结束了41年的游击抗争,终于答应销毁武器,宣誓效忠国家元首和热爱祖国。陈平总算为国家社会安定,作出了对的选择,而马来西亚政府也同意让共产党党员自由选择居住在马来西亚或泰国,而当时的陈平是被拒绝回归马来西亚,还是自己选择居住在泰国?这是一个疑问。


既然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接受《合艾和平协议》中的条款,为何还如此地强硬态度对待陈平呢?对于一个不再热衷于政治的老人来说,政府是否应该放下戒心,以宽容和仁慈对待一个年迈的老人呢?

历史中有太多的层面,有我们所知道的,也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但对于一个已死去的老人,其骨灰要回归马来西亚,政府展现的态度,极为让人失望和感觉到恶心。有人说巫统党选来临之际,陈平的心愿将无法实现。若是真的因为巫统党选,那陈平生也因为政治,死也因为政治。

记得2009年,我写了一篇《陈平的历史代名词》,我认为政府不让陈平回国的做法,是“以怨报怨”的做法,而如今,政府再次地决绝陈平落叶归根,是一种“恨之入骨”的做法,连灵魂都要被强奸。对于过去的人来说,陈平是十恶不赦的奸角,而对于现代年轻一代来说,陈平只不过是“历史教科书”的名词,也是一个年迈的老人,没有威胁,也没有了“杀人不眨眼”的锐气。

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土著政策走回老路


首相纳吉在迎接马来西亚日的当儿,宣布5大策略,来强化土著经济。土著的定义不仅是局限于马来人,也包括东马两州的土著子民,但马来人还是占土著的大比例。纳吉说,土著占全国百分之六十八,因此土著议程就是国家议程。

纳吉走回老路,沿用土著政策,进一步巩固政治势力。在巫统党选来临之际,又适逢东马两州加入马来西亚大家庭的同时,土著政策出了可以赢得党内对其领导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正如纳吉所说的,回报土著在过去大选的支持,尤其是东马两州土著对国阵的忠诚。

大选过后,纳吉已招受党内的批评。纳吉从阿都拉手中,接过首相之职后,可说是对华社投怀送抱,放下身段,讨好华裔同胞。当然,505大选成绩揭晓的那个夜晚,纳吉虽然成功捍卫政权,但他笑不出来,除了总得票少过民联的40万张选票外,他对华裔仅存的不到百分之十的支持,失望透顶。

大选过后,纳吉对华社越来越不友善,从其发表的“华裔海啸论”,内阁名单,直到土著政策,纳吉已经将政策和资源,转向占了全国百分之六十八的土著。在国家发展上,这是背道而驰的做法,它让国家走回种族两极化,让政策分割了土著与非土著,让不同的待遇制造不公。

强化土著政策,是否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进一步地让土著在经济上,缺乏竞争能力?纳吉作为马来人的领袖,在贯彻这些土著政策时,他必须考虑到马来人在时代进步之余,竞争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当纳吉曾经宣布废除27个服务领域的土著固打时,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今天的土著政策是否继续地让“拐杖文化”发扬光大呢?

民联众领袖,包括伊斯兰党和公正党的安华,是否会跳出来说句良心话?巫统推行的土著政策,不仅是剥削其他友族的权益,甚至也在削弱马来友族的竞争能力。倘若民联诸公无法改变土著的思维,让族群平等竞争,让土著认同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将随着民联的无功而返之余,间接性地协助巫统推行种族政策。简单来说,要么民联成功执政,否则的话,国家将因各族在政治上的不平衡,进而失去权益和资源的分配。

一星期之内,除了土著政策,没有以往的新村拨款之外,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对华社不利的政策。但是,对纳吉和他的政府来说,马来选票和东马两州的支持,才是他必须“重点投资”的对象,而华裔同胞的支持,在505大选前,已印证“功亏一篑”。

在政治上,我们无法说纳吉做了错的事情,毕竟马来选票除了可以稳住自己在党内的支持,也将让其政权在数年后的第十四届大选,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倘若纳吉的种族政策让他进一步地获得支持的话,这也证明了这个国家还没有到执行“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政策的时机。

有人说,若纳吉继续对华社不友善的话,华社更不会 支持纳吉和国阵;但反过来说,纳吉曾经对华社的“投怀送抱”,华社又何尝珍惜呢?政治上,百分之六十八的人口,比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口,更能决定国家的未来,而其余的百分之九的人口(印裔或其他)已被民联和国阵平分。基本上,纳吉若可以提高土著的支持率,就算是华社的支持率再往下跌都好,相信政权还是保得住。

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说国阵政府应该拨款给新村,以证明国阵政府不是报复心理。其实,这话说来等于没说,就算是报复也好,他也有堂而皇之的理由,那便是通过县属拨款是制度,无论是马来甘榜或是华人新村都好,都一视同仁,不是吗?当然,对于行动党来说,这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报复。

505大选后,纳吉甚少提起“一个马来西亚”的口号,推出的政策,基本上与“一个马来西亚”没有关联。因此,“一个马来西亚”概念的推行,仅限于505大选前,大选后,它已经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口号,政府少提,华社也不削。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夠了!馬華已是笑話!

馬華自505大選后,是否有真正檢討為何全馬只有一成華裔同胞支持它?沒有。馬華各路人馬只在打量如何穩住自己在黨內的地位,有者正在籌劃如何入閣,甚至侍機出擊,要把大選時帶兵打戰的敗寇推向午門抄斬。
 大選敗得體無完膚,黨內部分高層領袖和基層,都將馬華敗選,歸咎于馬華總會長蔡細歷的私德問題。蔡細歷的私德問題,是馬華大敗的主要原因嗎?縱觀華社抨擊馬華的內容看來,馬華當家不當權,才是華社唾棄馬華的主因,蔡細歷的私德只是次要因素。
 無可否認,蔡細歷的私德問題肯定對馬華形象有影響,但在關鍵時刻,即大選前不發難,卻等到大選后,才來高喊蔡細歷私德影響馬華,企圖心何在?這種舉動,只不過讓廣大基層黨員和華社,認為是爭權奪利的戲碼。
 好啦,大選前,馬華眾領袖必須尊重民主產生的總會長,不能對蔡細歷的私德問題發難;大選后,眾領袖也應該尊重中央代表,讓中央代表遴選出新一屆可以帶領馬華走出低谷的領導層,而不是由幾位區會主席或中委,跳出來要求總會長立刻辭職下台。
遵守遊戲規則
 2008年大選,馬華輸掉百分之五十的國會議席,黃家定不入閣,也不尋求蟬聯;2013年大選,馬華再輸掉大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國會議席,蔡細歷承諾卸下總會長職,這是政治道德責任;廖中萊欲接班領導,也必須擁有絕對黨意基礎。因此,蔡細歷必須走,廖中萊必須經過民主選舉洗禮,這是兩位領袖必須遵守的遊戲規則。
 黨選已展開,中央改選也不過是3個月內的事情,大家應專心于馬華改革,讓改革成為馬華領導層選舉主軸,讓欲競選的領袖提出黨改革的大方向和理念。
 當然,馬華黨史上,黨選從來都不是理念之爭,而是互數其他派系領袖的不是。蔡細歷最近在某中文報章的一篇專欄文章,題為《回憶那一年逼宮的日子》。這一篇文章從頭到尾,就是在歷數廖中萊的不是,而這恰恰印證了馬華那內鬥內行的真本事。
 黨內領袖都自認自己是馬華能人,只有自己救得了馬華,其實真正可以救得了馬華的是“團結”二字。若不團結,不僅會失去翻身機會,讓國陣成員黨看不起,甚至連行動黨都偷笑。對行動黨來說,馬華黨爭可是一場無需浪費一顆子彈的勝利啊!

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马华爱斗,却只能内斗

原以为昨天的马华会长理事会,会来一个闹得天翻地覆的大戏,怎知一位前总秘书黄家泉,把所有的领袖,丢进了一个大笑话中。马华领袖竟然不熟读章程,却又要领导马华,可想而知,这些领袖都只知道如何斗得权利,却从来不依章行事。

当然,党内基层党员不熟悉章程的内容,这尚可原谅。然而,这些领导马华的领袖,却完全不知道章程的内容是何物,唯有在党争时,章程才会出来凑凑热闹,左一句“依据党章”,右一句“不符党章”。

中央代表的意愿也只是在党争的时候,才会搬出来,充当伟大而神圣的理由。然而,2008年通过要求中委会研究和探讨领袖直选制的议案,至今为止,一个交代都没有,其实认真看待议案的又有多少呢?

党中央的错误执行党章的条款,而让中委廖润强白白失去竞选区会职位的机会。他今天开口骂道,说会长理事会的无知剥夺他的参选权利,其实不仅是会长理事会无知,连他自己也没有为自己的权利据理力争,该说他自己也应该不清楚章程有这条款,所以无知的何尝不是自己呢?

最近,党员突然看到一些从未露面的领袖,大谈如何救党爱党。马华之所以被人看扁无法从低谷爬起,莫过于前首相马哈迪的一句话,那就是“一派倒下,一派站起来,倒下的那一方绝对不会参与党的建设”,虽然当时很多领袖不认同这一句话,但是纵观今天马华的局面,恰恰地印证了这一切。若是真的爱党的话,应该在党面临大选前,一起努力为马华奋斗,而不是冷眼旁观,等着看当权的领袖如何在大选中碰到一脸灰后,自己待机而出。马华就是要这老毛病,权利为大,少谈共同理念,共同目标。

马华今天的局面,在大选后已经是让华社看不起的政党,如今这些领袖为了党的权利斗争,再一次地拨开皮肉,让全天下的华人看个透彻,真的是丢人又现眼!

真的需要一个特大吗?距离年末党选只不过是大约3个月的事情,为何非要让一个特大来解决一些无关华社、无关社会福祉的纠纷?我党开特大,为的不是关乎国家大事,非为华社利益,只为一个党内纠纷,决定郑修强一人的命运,两千多人聚集党总部,为的就是领袖的权利斗争吗?

马华领袖素质如此,何以救得了党国呢?顿时想到巡回全国时,听到一位甘马挽马华元老曾感概地说道,马华要革新,马华要改变,然而真正要改变的是坐在上面的领袖。他们一天不改,马华也休想改。



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党争升级,蔡廖大战

马华党争进一步恶化,署理总会长廖中莱率领14位中委已组成一军,里头不乏2010年党争时的黄廖派中委,还包括当年翁派的几位大将,其中包括江升俊和陈清凉。

署理总会长廖中莱在总会长蔡细历的“内幕揭发”后,恼羞成怒地成了一个“硬汉子”来了!蔡细历说到廖中莱三次会面,其中包括问了蔡细历的退休之日,还有如何推翻不入阁的决定。好了,先谈谈蔡细历的退休之日,廖中莱说既然蔡细历已说不蝉联,何来逼退只说呢?


好了,这其中看来是廖中莱的不谈托词。此话怎说呢?蔡细历说好不蝉联,即会留任到年末,而年末的时间对廖中莱太长,其中可能也担心传说中的蔡细历变卖党产是事实,也想免了蔡派派其嫡系人马出来搅局,坏了廖中莱的棋盘。

当然,若廖中莱现在就登上总会长宝座,那年末党选出来竞选总会长职,就是挑战者,而非竞争者,那廖中莱绝对占据了“主场优势”。蔡细历不愿现在就退位,原因无他,就是要寻觅一个自己属意的继承者,或探视军情,自己亲自披甲再战。

蔡细历不能再任总会长,这不仅是蔡细历本身必须遵守的诺言,更是大部分党员所愿意看到的。当然,基层却不排斥支持蔡细历属意的继承者,而廖中莱如今的表现,视乎要将蔡细历个人给击倒,但是否可以击倒其派系人马,这还言之过早。

廖中莱的“入阁论”原本被蔡细历捉了个柄,也被广大党员给“看扁”;反倒是“郑修强一案”让廖中莱扳回一城,廖中莱全力出击这一个篓子,但其动作视乎太过了。廖中莱的“恶言回击”和那“发怒”的模样,让全马的华裔同胞给笑了,大家都暗地里笑,“该硬的不硬,不该凶的,却那么地凶”,完全向华社证明“内斗内行”的马华真本事。

廖中莱如今率领14位中委,要求总部在920日前召开特别代表大会,裁定是否接受“郑修强无罪”的裁定。距离920日,只有短短的11天,不到两个星期的通知程序,看来依据党章,只有总会长有这召开大会的权利,否则的话,一切免谈。

廖中莱此招,其目的真正不是开特大,而是要让蔡细历骑虎难下。蔡细历若不开特大的话,那就是有心偏颇郑修强,骑劫党代表的议决案,自我诠释入阁的定义,甚至是让蔡细历背上“独裁霸权”的形象;倘若蔡细历决定开了这一个特大,那这一场战争将提早上演,而蔡细历在“郑修强一案”上,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郑修强是其蔡派大将,这样的缘由让廖中莱获得一定的支持。

蔡细历如今为了郑修强,落入千夫所指的地步,但是他似乎看来老神在在,显见其滑头;相反地,廖中莱被蔡细历的“内幕揭发”后,气得沉不住气了,丢失大将之风。蔡细历与廖中莱的党争,将会因为一个“入阁与否的问题”闹得两败俱伤,谁会渔翁得利呢?就是那些还未发声的领袖呗!

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汽油起價,民憤難平

適逢農曆八月初一,到水果攤去買鮮果。一邊選購橘子,一邊聽著一位老婆婆對著水果販商數落政府。最近的課題不外乎是汽油起價,這老婆婆一邊罵,水果販商則一邊附和。老婆婆批評政府的論點可以理解和接受,水果販商的回話卻有些模糊,他說政府大選前還答應會降油價。事實上,只有民聯作出執政中央后,立馬降低汽油價格的承諾;相反地,國陣卻說選后不會提高汽油價。
 好啦,選后不會提高汽油價,這種承諾許下了,如今食言了,人民不是善忘的,況且現在的科技發達,只要在網絡搜尋一番,過去說過的話,將無所遁形。政府為何食言呢?是的,政府沒有意料到全球經濟如此低迷,更沒有料到“阿拉伯之春”的后遺症,引發國際油價攀升的問題。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根本就不該作出這種世事難料的承諾,讓人民即失望,又氣憤。
 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皆認為,政府應該逐步落實削減補貼政策,為了經濟的全面發展,不該再寵壞人民,讓人民繼續活在政府的保護傘下。然而,這保護傘為人民遮風擋雨那么多年,就算是為了國家長遠經濟發展著想也好,在人民怨聲載道下,政府又豈能犧牲政治,讓反對黨有機可趁?
也算扶貧政策
 因此,為了閉上反對黨的嘴巴,政府寧願再作出“花錢”的承諾,那便是提高一個馬來西亞援助金的數額。降低汽油補貼所省下來的錢,又再花在人民身上,這看起來沒什么差別,卻又好像有些分別,那分別便是符合條件的人士方能獲得援助金,這也算是扶貧政策的一種。
 削減補貼,為的是經濟和國庫;提高援助金,卻是為了政治。大馬是一個為人民提供最多補貼的國家之一,不僅是燃油和天然氣,還包括日常食品等等。當人民已習慣性接受補貼,無法在短時間內重新適應高物價時代,也是情有可原;好比檳州政府提高水費般,美其名是杜絕浪費水源,實際上也是為了經濟因素,兩者之間無差,唯一的分別是國陣無法搬出“減少用車,環保第一”的美麗理由。
 汽油價格起價,肯定會帶來連鎖效應。商家的成本提高,必定轉嫁消費者,進而加重人民的負擔,政府更是成為眾矢之的。國人除了要適應縮緊腰包外,更要減少高消費享受,這是時代的必然趨勢,也是劣勢。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郑修强一案


马华中委会议决郑修强出任柔佛州行政议员,乃“王命难违”和“无可奈何”,而非马华推荐,也非郑修强自荐,却是柔佛州苏丹亲自点名委任。在这种看来不能怪郑修强的情况之下,这凸显马来西亚一边厢要尊重君主的绝对权利,却又要顾及党治这一块,在两者冲突之下,马来统治者的权利无法质疑,但党治这一块是否需有自己另外一套准绳呢?无论马来统治者的权利如何,郑修强还是需要面对党内制裁吗?正如柔佛州苏丹曾谕示,委任郑修强是州宪法赋予殿下的权利,而至于该政党是否对付郑修强,苏丹没有意愿插手。


好了,党治这一块的决定权,回到了马华内部。马华会长理事会从一开始,接受纪律委员会冻结郑修强党籍3年,直到郑修强搬出有利证据上诉,中委会以16票对14票,解除郑修强的冻结令,还郑修强参与党选的自由。从事情的演变上,出现了一个插曲,即是马青总团长魏家祥指郑修强的委任是虚假的,是“误传王命”,随之换来苏丹亲自驳斥,也点燃了郑修强上诉得直的希望。

郑修强的案子是“王命与党意”的矛盾胶状,信王命者指郑修强无罪,尊党意者视郑修强有罪,只是看看你往哪儿去想而已!

蔡细历领导的中委会是这起案子的罪魁祸首,当这些领袖认同“大选成绩比过去还差,就不入阁”时,却忘了为“不入阁”的定义作出诠释。中央领袖在代表大会提呈的议案,也是含糊不清。当然,政治无需太清楚,这样的话,才有机会掰得过来。选前没有作出诠释,选后的种种情况产生,参杂了党派考量,党选胜算考量,再加上没有了大选上阵资格的忧虑后,很多“选前讲一套,选后做一套”的投机分子,将会浮上台面,而“不入阁的诠释”也形同为某些特定得益者背书。

也因为如此,郑修强的案子就这样地掰了过来,廖中莱等人跳脚也于事无补。倘若当时明文规定,“王命与党意,两者平等,让受委者自行决定”,两者都有得失。明文规定后,无论你是黄派、或是廖派,甚至是蔡派,无需再自我辩驳什么。

“入阁与否”看来将是马华今年代表大会的主轴,因为党内老大准备为了一个,最多两个的部长的职位撕破脸皮。明显地,廖中莱等人认为“不入阁是错误”,但碍于“党代表大会通过”,众人就算再有千万个不愿,也必须尊重党意。

在郑修强的案子上,廖中莱的立场是极为矛盾的,一方觉得不入阁是大错特错的决定,一方又觉得郑修强违背党意入阁,也是错误的。好的,两者之间应该分开来谈,要入阁必须推翻党代表大会的决定,这应该是廖中莱的立场;但是,入阁的意愿是什么呢?廖中莱说是华商与华团要求马华入阁,才能解决华社的问题。那郑修强今天的入阁,不也是这个目的吗?因此,挡在郑修强面前的是“党代表大会的不入阁议决案”,而挡在廖中莱面前的,不也是“党代表大会的不入阁议决案”吗?

再来,便是看看数字游戏。马华中委会,从总会长乃至受委中委,总共有42人,现在仅剩下41人。扣除中委会上投票的总数来看,只有30人投票,因此有11人缺席中委会,其中包括何国忠,魏家祥,蔡宝强,邱思祥和黄日升。那还有其他6人又是谁呢?蔡细历的“精打细算”,让郑修强有惊无险,安全过关,也重燃了党选激战的烈火。

郑修强作为蔡细历头号支持者,也是一位组织能力极强的领袖。他被解除党籍冻结令后,势必将为蔡派增加取胜的筹码,而有报导指有些会长理事会领袖的立场与中委会时的立场,前后不一,这又何必说明呢?党选将至,立场将随派系而改变,重新凝聚力量,为求在党内生存而已。

*9月5日马华中委会合法出席中委应是39位,只因廖润强与郑修强双双被冻结党籍,无法出席中委会。文章中所列明41人,实为错误。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荣耀马来亚”等于马来主义?

Sang Sak Malaya”是“Sang Pusaka Malaya”的缩写。这“荣耀红白旗”可说是东南亚马来群岛的一个象征旗帜,纵观东南亚各国,乃至马来西亚两大主要巫裔政党的旗帜,都与“荣耀红白旗”有类似的设计,如印尼和新加坡国旗,还有执政集团的巫统和在野党的伊斯兰党党旗,都是取自“荣耀红白旗”的设计概念。

若说“Sang Saka Malaya”是代表马来亚或马来西亚,这项说法也未竟成立,她的存在,是历史上的一个斗争精神,但却没有在宪法和民主赋权下,被国人接受的象征。因此,社运分子突然在国庆日前夕,展示马来亚群岛传统旗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民主精神下,人民有权选择支持的政治集团,但绝对必须将国家主权和象征,摆在至高无上、且不容侵犯的崇高地位。人们不能因为讨厌这一个政府,而怒毁当年先贤建立下的国家根基,更不能对国家元首、国旗和国歌,带来贬义性的破坏。

当警察总长发表“撤走”拿督沙末赛益的“国家文学奖”时,这呆头脑的掌权人却协助似乎被怪罪的一方,转移了民众和社会的视线。拿督沙末赛益的一句,“欢迎连公民权也被褫夺”时,他顿时成了英雄人物。此时此刻,没有人会记得这一个人作了伤害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我们无法认可警察总长的言论,更无法认同社运分子展示“马来亚群岛传统旗帜”的做法。别问说展示一个“历史旗帜”有错吗?因为不了解历史的人,再问这样的一个问题时,我们是愚昧的。

强调“马来群岛传统旗帜”等同不认同现有的国旗吗?不见得,但却排除了东马两州的加入,我们伤害了东马同胞的感情,这对一个独立56年,东马两州加入马来西亚50年的国家,情何以堪呢?我们没有必要伤害其他同胞的感受,只为了不满一个自己不认同的政府。

“荣耀红白旗”的历史与马来主权有着千丝万楼的关系,从“马来亚马来民族党”开始,她一直都代表着马来民族争取国家独立的象征,包括其斗争与印尼成立“大印尼国”等。他们辩称说“没有意思要更换国旗”,展现“荣耀马来亚”旗帜是因为认同马来亚马来民族党,或该说马来左翼份子在争取国家独立的贡献,并认为有这必要与“辉煌条纹”一起挂起来,而国家至今未承认马来左翼份子在争取国家独立上的贡献。

我们没有忘记马来亚的独立,是因为国家三大民族先贤的团结和贡献,努力出来的成果。倘若只是歌颂马来亚马来民族党对国家独立的贡献,这未免将其他友族同胞的独立贡献抛掷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