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

欢迎Happy牛爷!!!

来到2008年的最后一天,岁月的流逝也表示着自己的一年比一年更年长了。人家常说,天增岁月人增寿,越年长,思维及性格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趋稳重和成熟。

回看2008的岁月里,除了工作上的挑战外,我想自己心智上的成长更为重要。工作上,走过了全国大选及马华党选,转换工作环境。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可是经验的洗礼,更是大开眼界的好机会。有意在政坛发展的朋友们,更视这一年是重要的年份;对于我来说,除了把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于社会的人事或处事方面,有更深的体会外,也对于社会的现实有了新的诠释。

踏入社会已有一年半载了,工作上的压力和挑战把自己曾经在校园内拥有的信心给击倒了。年轻人该有自知之明,更应该清楚明白“能屈者能伸”的道理,想一步登天的想法不该存在,因为我们都是New Bird。

一年半载里,回到家乡探望两老的次数也比念书的时候多了,也许念家了,也许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思故乡的感觉了,最大的原因该是感觉到对不起两老了。

我是一个爱看过去的人,爱对过去的一切惦念一番的人,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历史着重之余,对一切走入我生命的人与物都异常地珍惜。纵然生活的繁忙让我无法一个一个去回味或联络,但是每逢佳节,祝福的简讯肯定不会少。这一切的简讯不是为了讨好,更不是为了任何的目的,就纯粹为了让身边的朋友感受到我的祝福与在乎。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了,2009年的到来后,我期望一切都可以“化险为夷”,顺顺利利过个快乐年。此外,我希望在我身边的每一位可以快乐地度过2009年。纵然2009年可能会面对经济上的风暴,经济上的不稳定可能为国民带来生活上的困扰,没有了一定的安全感。但,我希望每一位可以像牛一般的精神,刻苦耐劳,不屈不饶地执行生活上的一切,无论是工作,感情,健康和家庭上都要努力。

相信自己,2009年将会是特别的一年!我们要越战越勇,不怕失败,只怕没有机会成功。加油啦!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又出现在论坛了!

我现在带有些醉意来写这篇文章,因为刚喝了三杯的红酒。最近的日子都在假期中渡过,虽然也不尽然地度假,因为还得接电话来处理老板的日程,甚至会回到布城去处理一些事物。


假期中,上网浏览网站的时间也多了。最近,我刚上了久违的佳礼论坛,阅读了里边的帖子,有其中一个主题是谈到2009校园选举的,即是即将来临的国大校园选举。我就立刻进入此帖子,以了解现在国大的校园政治气候,但是里头又出现我的名字了。开始的帖子还称赞我的,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当然开心不已,毕竟我对国大华裔生的贡献得到别人的肯定嘛!但是,后期的文章却有人批评我了。虽然有些气愤,毕竟不是事实,而且有些苛刻,但是我还是必须接受的,毕竟有人想称赞你,也该有人会批评你,没有事情是一面倒的。


批评我的人说我当学生代表是为了接近政治人物,为自己铺路哦?!其实,这是事实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我为自己铺路又如何?毕业需要一份工作是必须的,就算我靠着参与校园政治而得到现在的工作又如何?但我从来没有执意在政治发展,适合就留着,不适合就离开啊!对于一些人把自己所认知的政治想法套在别人的身上,其实不是对当事人的侮辱,而是对自己的侮辱,毕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可没说自己是君子,但是就是有这样的人以为所有的政治道路都应该以他的观点来执行,他往往没有意想到自己的那一套未必管用。


论坛内的一位网友批评我说,对我没有好印象,因为有些学院的事物处理得不好。我承认有些课题处理得不好,毕竟我只是一个学生代表,左右不到校方的政策。虽然我可以给自己这样的借口,但是对于投票给我的同学们,他们绝对有理由对我做出这样的批评,因为他们是因为对我有希望,有期待,才会出来投票,把手中的一票投给学院里唯一的非土著代表,整个学院的40巴仙非土著的代表性就靠在我的身上。因此,我没有借口反驳他们的质问。正如政治人物常说的,十样事情,可能我只能做到八样,因此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而我只能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坦白说,我已经毕业将近一年半了。至今为止,还有人对我做出批评,也有人对我作出称赞,褒贬对我来说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的工作得到别人的注意,就算不好的批评也是因为别人对我有期待,才会对我有所要求。因此,我还是会欣然接受诸如此类的褒贬,毕竟我已经离开国大了,正如黄家定所说的,好坏自有历史来评定了。至少,在我的心里,我无愧于心,我付出的时间,精神和学业的牺牲来贡献国大华裔生,有成绩,也有败笔,但我已经尽了担任学生代表的责任。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陆庭谕 VS 蔡细历



陆庭谕的性骚扰让人想起了蔡细历的性光碟,同是名人犯上“色”这一个禁忌。陆庭谕贵为德高望重的华教斗士,与沈慕羽和林连玉齐名,但是今天的一个性骚扰丑闻让他身败名裂,甚至让人对一位备受尊重的长辈失望透顶。

VS


昨天,我阅读了受害女记者的部落格文章,发现1119日的那一天,我的确也在书展现场,也刚好看到陆庭谕,他出现的日期恰恰与我所看到他的日期吻合。但这非我相信确有此事的佐证,而是受害女记者不可能胡说八道,来诬蔑一位备受华社尊重的老长辈。相反地,各报女记者的“现身说法”,不免加深了这传闻的可信度,毕竟不可能那么多人对同一个人来作出同样的指责,毕竟可是身败名裂的指责,不是闹着玩的。


蔡细历比陆庭谕来得有勇气,至少蔡细历对社会坦白,对社会道歉,虽然这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单位。说白了,蔡细历所犯的错误是对不起其家人,对不起其贤内助,而对于社会,若他不是名人,社会也不会把这“私事”放大来看。但是相较于陆庭谕,他除了道歉及引退外,还留下了一个谜团给大家,即没有直接承认其错误。道歉的定义有些含糊,引退是负责吗?就算连槟州行政议员刘子建都对“是否有此事”拿不定一个立场,社会人士也没有直接从陆庭谕的口中得到证实,只是能从所发表的文告来猜测其中。陆庭谕比蔡细历更应该向社会解释,毕竟他对不起的是一位女记者,侵犯了一位“非自愿”的女生,而蔡细历的是你情我愿。倘若蔡细历的口交该受法律制裁的话,那陆庭谕的非礼罪名是否也该开个档案来彻查呢?!


在蔡细历与陆庭谕的两个案例上,社会人士对这两者的看法不一。今天,翻开报章,有者认为陆庭谕虽有道德瑕疵,但贡献不可被扼杀;有者更认为这是华社的损失,觉得可惜云云的。但在近一年前,犯了道德伦理的蔡细历顿时成为华社不能原谅的领袖,甚至责骂他背妻偷吃,更责骂他还有面子利用妻子来减轻自己的罪名。但是,今天的陆庭谕不也一样地该受到如此的评价吗?社会人士应该用当时对待蔡细历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今天的陆庭谕,而非左惋惜右感谢他的贡献。



在非礼丑闻的事件上,我认为陆庭谕利用了社会人士对他的尊重来行使“色魔”之手,滥用了其为华教“仗义执言”的嘴巴去“强吻”女记者。当然,我不否认陆庭谕的确为华教的奋斗史上付出了血汗,也不能扼杀其对华教的贡献。但是,我们总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贡献而抵过了其所犯下的错误,况且这是有违道德的错误,更严重破坏了社会人士对华教斗士的印象,更是华教一直强调的礼仪廉耻的一大耻辱。



除此之外,过去惨遭淫手的女记者虽然有类似的经历,但是就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揭发此事,形成今天多一位女记者变成受害者。这是整件事情的小小教训,若每一个受害者在受害的时候,都勇于站出来指证“罪犯”,就不会有下一个受害者的出现了。但就是每个人的沉默,才有机会让今天的事情再度地发生。


从报章上的报导观察,蔡细历的性光碟丑闻竟然可以比陆庭谕的非礼丑闻更能抢到版位,这版位的幅面足以证明媒体对两起事件的拿捏有所不同。社会人士更用了不同的尺度来衡量两起事件,何谓惋惜,何谓遗憾?为何没有蔡细历事件上的严厉词句?背妻偷吃(口交)与非礼他人同是严重的罪名,都是犯上了“色”的错误,更是法律不容的。对政治领袖采用了道德的标准,却选择对一直推崇华语教育,礼仪廉耻的教育工作者施于宽厚的评价,低调处理。当时对蔡细历破口大骂,对马华的咆哮去了哪里?是对一位年迈的老人家宽厚了吗?也许吧!华教人士对陆庭谕的“有否涉案”保持着“不谈”的态度,反而一直高调地歌颂其丰功伟绩,似乎有意地引导社会人士对陆庭谕感激不尽,而不责问其涉嫌非礼的事件。这一系列的剧情发展似乎要华社感觉到“痛失斗士”般,让我感觉到忽略了该关注的事情。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为汤圆涂上色彩

在冬至来临的前夕,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冬至贺节的简讯一直进入手机。我一一地礼尚往来后,也不忘来这里给大家献上过“小年”的祝福,何谓过“小年”,即过冬至的意思;而大年初一就是“过大年”了。



倘若只是写几行字来贺节的话,这当然有些“寒酸”,所以我决定放上我们刚刚一班朋友搓汤圆的相片,与大家分享“游子离乡庆冬至”的喜悦。游子无法回家过冬,自是无奈既遗憾的事情,但是倘若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来让大家聚一聚,这也是好事一桩,至少2008年的冬至有着可以回味的记忆。




冬至的来临,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春节的气息正悄悄地向我们靠近了。在搓汤圆的当儿,播着新年歌谣,心里也感受到哪一股欢乐迎新年的兴奋。其实,我是一个爱享受节日的人,尤其是那一份共聚一堂,带着兴奋的心情,庆祝美好的佳节,欢呼着内心的感动。说白了,我是爱享受家的感觉,虽然没有爸妈,却有朋友,所谓出外就靠朋友,朋友在外就取代了家人来照顾彼此。但是,往往取代不了的是那一份亲切感。





还剩下区区的45分钟,我们就迎来了2008年的冬至,吃了汤圆,就增长了一岁。刚才,大伙儿还开玩笑说汤圆是必须用吞的,是一粒粒完整的吞下肚子,而不是咬了才吞。我就选择了一粒较小的来吞,起初还挺难的,但较后就“顺畅无比”了。为何要完整的吞呢?原因不外乎是要完完整整,团团圆圆地过节哦!不晓得是如此的意义否?!



无论如何,恩霆在此祝贺每一位团圆过冬至,欢乐迎新年!冬至快乐,要吃多些汤圆哦!增长一岁后,万事都该有所增长!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每逢冬至倍思亲

今天,阅读到新闻部副部长拿督陈莲花呼吁离乡背井的游子在春节来临之际,回回老家看看自己的 家人。读了这篇报导后,心中有两种想法,陈副部长发挥了感性的一面,与她之前发表“民政脱离国阵”的言论有着南辕北辙的不同,前者感性,后者硬朗,充分发挥了女性参政的软硬兼施。


春节的气息需等到圣诞之后,方会倍加浓厚。但是,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气候下,春节气氛也略为逊色。但是,逛了数家商业广场后,发现经济的大萧条阻止不了国民过节的心情。圣诞歌曲的播放,国民的抢购物品都让人看到大马的“太平盛世”,似乎没有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但这一切可能只是风雨来临前的歌舞升平,灾难来临前的安宁。


冬至佳节就在这星期日,我很想回家,但是又不能这么做,毕竟上个星期才在家乡待了一定的时间。倘若再回去,恐怕工作上有些不方便。工作上的请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在吉隆坡的话,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至少还不会面对“远水救不了近邻”的窘境。因此,已经和妈妈说好,今年冬至不回家了,虽然有些无奈,但是我相信爸妈都会体谅孩子的工作需要。


今年冬至,我无法回乡与父母团聚,共享我最爱的汤圆,但我约好朋友们来个游子搓汤圆的大聚会。无法与家人团圆,来个朋友大团圆也不错吧!还记得去年的冬至,幸亏有位学妹为我准备了一碗汤圆,若不是的话,去年的冬至将没有汤圆过节了。虽然汤圆都因地方性的关系而味道有所不同,甚至汤圆里包裹着的馅都有别。无论如何,我还是挂念妈妈搓的汤圆,里头是无馅的,只是分成红,白及绿色的汤圆,再用汤水熬成香喷喷的汤圆。上述的煮法的确是最简单不过的汤圆,但毕竟是自己过去廿十年来爱吃及惯吃的汤圆了,最重要还有妈妈亲手搓的汤圆,粒粒皆充满着亲情味。


说到这里,不能回乡过冬的无奈又溢上心头了……

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没有素质的两线制

308政治海啸后,万年反对党终于受得云开见月明了,一举拿下五州的政权。原有的执政集团一夜间成了在野党,而从没指望执政的反对党对于人民给于的官帽,显得措手不及。因此,大选过后,人民看到在朝的不像在朝的,在野的更不像在野的,闹出不少的笑话,雪州更闹出行政议员向地方政府官员呈交备忘录的笑话。



作为5州反对党的国阵联盟在指责民联政府施政错误的同时,也必须扪心自问自己当政的时候,是否可以避免犯下类似的错误,否则的话,指责显得没有意义了。我们就拿槟城的中文路牌来作为一个例子,槟城民政党曾经拿着中文路牌挑战槟州民联政府,回敬当时还是在野党的民主行动党对槟州国阵政府的叫嚣,当时的槟州民主行动党拿着同样的中文路牌来挑战国阵政府在槟州各路牌放上中文名称,然而当时的槟州政府并没有理会此施压。今天风水轮流转,轮到民主行动党当权了,民政党也祭出同样的施压,暂且不论槟州民联政府是否成功实施中文路牌的政策,但是民政党何以有如此的厚颜来质问民联政府呢?何以拿一个自己当政时都没有能力执行的政策来质问之呢?这岂不是在掴别人一把掌前,先往自己的脸上掴一巴掌吗?



国阵与民联在政权交替后,始终没有扮演好角色,甚至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作为当政与在野的责任。9个月来,人民所看到的都是两大联盟针对政策上的弊端及责任而互相推辞。民联以在野的心态来执行在朝的工作,所以报章一直出现“揭前朝政府的弊端”的大标题。淡江土崩事件的受害居民点出了两朝政府的推卸态度,这足以证明老百姓都对政党操弄课题来赚取政治资本而妄顾老百姓安危的做法厌恶了。


308政治海啸后形成的两线制让马来西亚向民主跨前一大步,但两线制的形成只是一个开始,而两线制后的“素质”才是马来西亚民主成功与否的评估点。倘若两大联盟集团还是搞不清楚自己的角色的话,人民所赋予的两线制都是徒然的。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政党的青训计划

大专法令闹了那么多年,从我不认识大专法令闹到已不受大专法令约束了,还是在闹着这个法令。在大学念书的时候,曾经听过无数的政治人物谈过大专法令,计有林冠英,魏家祥,巫统的领袖等等。对于一些不了解大专法令的人士来说,也许会认同大专法令应该被“废除”,何谓“废除”,“废除”即是将整个法令给取消。大专法令真正包含的不只是大家所在乎的第15条款,其实还包括了大学运作的条规或英文称之为guideline。政客喜欢利用媒体宣传其废除大专法令的伟大立场,进而错误引导社会高喊“废除大专法令”的口号,似乎第15条款就是整个大专法令的精髓所在,第15条款就是大专法令的全部,完全忽视了大专法令的真正存在价值,更忘了大专法令是治理大专学府的纲领。

被政客的错误灌输后,可能广大的社会人士也不晓得何谓大专法令,更不晓得政客就是为了这个第15条款-不允许在籍大学生(不包括硕士或博士生)参与政治,亦不允许大学生对任何一个政党表示同情或支持。政客在高喊反大专法令的同时,扪心自问地问问自己,这第15条款的法令是否真正地发挥了效果?这条款不外乎是约束了大学生不可以“光明正大”地参政,也给了校方或政府一个借口去惩罚参与政治活动的大学生。但实际上,大学生真的因为这样而没有参与政治活动吗?无论在朝或在野的政客们,请自己摸摸胸口,摸摸自己的良心吧!政客真的没有渗透校园吗?每一年的校园选举,学生单凭PTPTN的贷学金,足以承担得起校园选举的宣传经费吗?每一年的宣传海报及布条,都是高品质的产品,甚至可以媲美国家的大选,难道这些都是自掏腰包的吗?说实了,这些高品质的宣传品不就是校外政党的资金注入所致的嘛!

凯里所说的“亲校方”或“亲学生”的派系言论,我挺赞成其说法的,赞成的是校园内的确有派系的区分,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在追求,这是过去20年来的校园政治游戏。虽说大专法令阐明不允许学生结党派的参与校园选举,必须以个人名誉去竞选学生代表。纸上谈兵是如此,真正行军打战的时候真的依据条规来竞选学生代表吗?我曾经走过这段路,清楚了解校园政治是何种玩意,尤其是华裔学生代表候选人想不在结党组派的情况下争得一席之地的话,根本是天方夜谭,毕竟在种族比例及种族政治的大气候下,华裔学生代表候选人想突围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但是针对媒体喜欢用“亲校方”或“亲学生”阵线来区分蓝派或青派,我个人极度厌恶这类标签。我不反对以 “宏愿阵线”来形容蓝派,毕竟蓝派的阵线名词就是ASPIRASI,这是全国蓝派学生阵线的名称;好比青派亦有所谓的前进阵线,MAMPU,Y4C等等的学生阵线来组成一个派系。但是媒体就是喜欢认同这种标签,让青派的同学自认自己是伟大的亲学生,而蓝派就是“坏人”,因为蓝派的学生都是校方的“傀儡”,硬硬地将“亲校方”的标签往蓝派的学生身上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背上出卖学生权益的恶魔!


2006年的校园选举中,我无端端地被推上应付中文媒体的访问,但面对记者标签蓝派为“亲校方”,我亦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苟同中文媒体标签国大的蓝派是“亲校方”的阵线。我认为把蓝派的学生代表标签为“亲校方”是对蓝派学生代表多年来为学生奋斗争取权益不公平的,更对一直为学生的福利与校方周旋的学生代表们是一种侮辱,毕竟学生代表们为了执行学生的委托,而与校方官员在某些课题上翻了脸,但还被说成是“亲校方”,这要这些蓝派的学生代表情何以堪呢?因此,恳请媒体对蓝派学生代表们公平些,也吁请媒体界的朋友们公平报导两派人马的新闻。说明了,蓝派的学生获得当权派的资源支持,难道青派的学生就没有类似的资源吗?

15条款的存在与否都只是一张纸上的黑白字而已,倘若大学生们有意在政坛发展的话,难道这些条款可以阻止大学生参与政治吗?如果是的话,我们现有的国会殿堂或州议会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30岁不到的YB了!郑强可能有那么多尊敬的国会议员陪同来召开记者会吗?还有去年的大闹高教部的事情吗?倘若没有政党的背后支持,任谁都没有拿自己前途当赌注的勇气,毕竟寒窗苦读10多年的岁月不短也不长啊!


无论在朝或在野党都好,都已经把大学当成政治青训计划的主要管道了。好比大企业进入校园内,寻找合适的人才为公司效力般,政党不也是如此吗?因此,校园政治已经不是外人所看的那么简单了,校园政治与国家政治的差距不大了,可能比校外的政治还政治呢?过去的朝野政党党选,不也是出现很多在籍大学生在党部协助竞选或视察吗?所以啊,政客所倡导的取消第15条款不外乎是要大学生“名正言顺”地参与政党活动,而不是偷鸡摸狗地混入人群中。至于什么归还人权给大学生,归还结社自由的权利给大学生,这些都是合理化他们的斗争,让社会人士认同他们的斗争,但是美其名就是要把政党的“青训计划”可以见光而已。


至于为何政府一直不愿意修改第15条款,原因是因为有了前科之鉴。犹记得1998年的安华事件,这烈火莫熄的熊熊烈火烧到了大专学府,以致很多大学生走上了街头,参与示威行动,造成国家陷入一度的恐慌状态。有三组人能将一个政府推翻,一是军方,二是中下阶级的劳工,其三便是大学生了,因此政府不得不防大学生的势力。对于华裔的大学生来说,也许走上街头是不可能的,但对于马来同胞来说,政治是马来同胞继伊斯兰教后的信仰,走上街头是绝对轻而易举的事情。与其让大学生堂堂正正地参与政治,不如一只眼睛开,一只眼睛关地默认了校外政治的渗透。第15条款是国阵政府套在敌对政党颈上的枷锁,至少敌对政党不敢摆明车马,走入校园开拓青训计划。第15条款也可以解读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法令,毕竟这法令多年来似乎只对付敌对政党的“青训品”,不见“州官”的青训品被对付?!

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YB成材走了

昨夜才从槟城老家驱车回到吉隆坡,一回到家,便开启了电脑,上网准备写部落格。突然看到振国的部落格标题-《李成材走好》,心里感觉怪怪的,怎么写这样地标题呢?难道YB成材发生什么事了?!


部落格一打开后,心情从原本的劳累变成了沮丧。真的很无奈,一位熟悉的YB走了~看过振国的文章后,我毅然到《当今大马》去阅读更详细的新闻,以便更了解事情的发生。阅读到YB的去世新闻后,顿时愣了一下,心情也随之陷入低落,YB成材才56岁而已,一位正值经验丰富及可以为党国奋斗的年龄。此时此刻,我没有振国的泪水,但心中的心酸和无奈随之浮上心头,毕竟他在我心中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马华领袖。一位熟悉的领袖走了,一位真心付出的领袖走了……


YB是众多的马华领袖当中,其中一位我“认识”的领袖。打从在高教部工作开始,因为涉及的都是教育的层面,所以偶有与YB成材互动,询问教育问题等等。YB一直以来默默地耕耘,为马华的教育工作上付出努力和心血,从来不为名与利去执行他的工作。每当他出席活动的时候,总是以低调的姿态现身,这种为国为民的默默耕耘姿态是需要马华众为官者或是服务者去引以为榜样的。YB成材看到小辈,都会给予深切的问候,更询问工作的情况如何。我对他的印象只能以“诚恳”两字来他对人与物的一切。


YB成材,一路走好!我相信您在这片土地洒下的汗水,必定会成为后代的伟大歌颂,更会成为小辈们的榜样,继续为党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