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廖中莱的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在马华前总会长 蔡细历 的时代 ,广为流传 。记得 蔡细历于2010年当选马华总会长时,那时候的他所接手的马华,可说是 三国鼎立,即蔡、黄、翁三大派系 。虽然各个派系的实力有所不同 ,但至少代表着一方诸侯的势力,而蔡细历本人所获得的票数,大约占总票数的三分之一。

就在蔡细历接手三分天下的马华后,他提出“海纳百川”的大原则,尔后大部分的翁派领袖真地在“海纳百川”的大趋势下,归顺蔡细历麾下。当然,也有一部分的翁派领袖在黄派(后为廖派)和蔡派之间游走,也有一些因为地方政治的因素,而与蔡细历渐行渐远。

1220党选后,廖中莱以1186票击败获得1000票的颜炳寿,当选马华总会长。很多人对基层实力不强的颜炳寿获得1000票,而感到惊讶。身边朋友竟然说没有看轻颜炳寿的意思,但可以肯定地是颜炳寿没有明显的基本盘,却能以微差票数败北,也证明马华内部还是有人希望看到廉正和改变。

正如之前所说的,廖中莱没有绝对的优势,但他有一位八面玲珑的署理总会长魏家祥。选后,廖中莱 高喊团结,颜炳寿呼吁归队,魏家祥说廖派与蔡派名词走入历史,现在只有马华派。无论是团结、归队,还是马华派,都是选后美丽的官话。曾几何时,蔡细历喊着“海纳百川”,但对廖派来说,蔡细历没有真正地海纳百川;翁诗杰曾经倡导集体领导,但最后还是面对逼宫。

今日高喊团结的廖中莱,或是马华派的魏家祥,不也是当时党纠纷的参与者之一吗?何以如今坐上了大位,却希望别人给予自己合作,不要给自己填麻烦呢?若两位明白这个道理的话,当时就不会如此地苦苦相逼;若当时不苦苦相逼的话,今天你高喊团结才有意义。

马华的团结不是向当权派靠拢那么地单纯,相反地,当权派如何说服基层,尤其是党选分属不同派系的人 接受你的领导,才是至关重要的。“广招贤才”和“党内改革”也不应该只是为自己粉饰的门面话,相反地,付诸实际行动和实践承诺,才是不愧于党同志和社会的期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