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

大选的四个政治区块


全国大选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开始高挂宣传布条,社交媒体也遭到洗版。大选热潮开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不同党派的人士开始宣传他们的政治理念,甚至在咖啡店里高谈政治伟论,而这一切仅仅是我们身边的感受。

如今的格局已不再像90年代的选举氛围,只要该名议员有服务或露脸,就可以获得选民的青睐。2008年大选以后,选民把国家议程置于地方议题之上,即使5年露脸一次的候选人,仍然可以获得选民的支持,而一些服务记录良好的议员则遭到选民的遗弃。

一旦选民将国家议程摆在第一位,那么选民需对国家政治版图有一定的了解。否则的话,选民做出的任何政治选择,始终局限在族群或地方格局内,无法真正地反映整个大气候的演变。

全国222个国会选区的政治区块各有不同,基本上可分为4个区块,即半岛东海岸,东马两州,而半岛西海岸则可分为两个区块。

先谈谈半岛东海岸,半岛东海岸所指的区块就是丹州、登州和彭亨州。丹州和登州向来都是国阵巫统与伊党之争,而伊党则在丹州占尽优势。至于彭亨州方面,伊党的实力不容小觑,而希联则仅能在华裔占一定比例的混合区占便宜。因此,这一个区块基本上都是伊党的势力范围,希联失去伊党的加持,恐怕难以脱颖而出。

东马两州加起来有56个国会议席,国阵在2013年大选赢得其中的47个,华人占大多数的城市选区则由行动党攻下,公正党也斩获两席,但都是依靠华人选票过关。伊党在东马没有实力可言,希望联盟若能保着上届大选所赢得的选区,已实属不错,尤其是华裔选票在2016年州选回流国阵之后。

希望联盟的主战场是在半岛西海岸,半岛西海岸又可分为两个区块,即大州和小州之分。先谈谈小州,国阵巫统在玻璃市、马六甲和森美兰的基本盘强劲。看看2013年全国大选的成绩,巫统在一对一的竞选情况下,在大部分的席位仍然以过万票胜出。即使马来海啸吹起,也不影响巫统在他们竞选的选区取胜。

最后一个区块,也是半岛西海岸大州外加槟城,所谓的大州就是吉打州、霹雳州、雪州和柔佛州。巫统在这些州属的基本盘在2013年大选有所动摇,大部分所取胜的选区的多数票都不过万张。若然马来海啸吹起,这些州属原属巫统的国会选区就有危险,随时被卷走。
巫统若真的失去在这些州属的席位,那么有两个关键因素必须同时出现,意味着希联需要的东风不是马来海啸而已,而且也必须确保伊党所获得的支持选票不会浇灭马来海啸,协助巫统过关。

这两个关键因素要同时出现并不太容易,尤其是伊党的实力。在雪州这个先进城市,提名日未到,伊党支持者已经比巫统和希联更早成立行动中心,甚至满街挂满伊党党旗和布条,可见该党基本实力雄厚,基层党员始终如一。

希联若然把其目光锁定在半岛西海岸大州,那么其入主布城的执政伟业将会原地踏步,尤其是东马两州仍然未吹起反风,半岛东海岸反对势力的基本盘仍然由伊党所掌控,而半岛西海岸大州除了遭到伊党分裂选票之外,王室成员对敦马的态度也将主宰着半城乡马来选民的投票倾向,如雪州、柔州和最高元首对敦马的不友善。

倘若希联成功在半岛西海岸击倒巫统,该联盟要入主布城,可能也需要获得掌控半岛东海岸的伊党和东马两州国阵成员党的接受,否则的话,希联的高呼呐喊,人山人海,也仅仅是停留在半岛西海岸大州的这一个区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