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捍衛那一份“尊重”


早前,有機會與中國北京和南寧青年聯合會的年輕朋友交流。從他們的談話中,瞭解到中國新生代對大馬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看法,還有大馬給予外國青年整體的印象。

 身為大馬華裔,總覺得非常自豪,與鄰國代表比較,大馬華裔能說一口流利中文,就算擁有近80%華裔的新加坡,都無法與少過25%華裔人口的馬來西亞相比。
 有一個20來歲的中國女代表,她這么說,“大馬華僑很了不起,除了能說一口很棒的中文外,對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都掌握得很好,甚至比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更好。”
 她繼續說,“雖然新加坡華人很多,但是據新加坡代表說,新加坡超過一半的人都不會說中文。談到中華文化,更搭不上話來!”
 大馬中文教育的發展與中華文化的傳承,除了仰賴于華社先輩的刻苦經營,華團組織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當然,若說政府和華基政黨沒有貢獻,那也說不過去。至少在這位中國女代表眼裡,大馬政府多年來,給予中華文化的支持和諒解,是一項“特殊的成就”。
華人文化愈受重視
 在傳承中華文化的努力上,大馬華社的團結和堅持,才是中華文化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大馬舞獅揚名國際,從70年代在貨櫃車上舞獅,到地上的圈圈內舞獅,直到登上國家種種大型盛會的表演舞台。這一步一腳印,我們的先輩以堅韌的態度走了過來。
 那年代種族政黨的“偏激領袖”,也已接受華人捍衛文化和教育的努力。這是一個時代的改變,也證明華人文化在大馬社會愈受重視,甚至一些不被華人認為是中華文化的“辣妹歌舞團”,也被巫統副主席兼國防部長阿末扎希誤當“華人文化”。
 當然,我們絕不認同“辣妹歌舞團”是中華文化,但卻是新馬華人社會在酬神或會館晚宴上的一種娛樂消遣文化。若這無法獲得伊斯蘭黨認同,逼使行動黨為了向出席宴會的伊黨領袖妥協,腰斬村民為支持行動黨,自掏腰包資助的歌舞團表演,這是華人向其他友族“叩頭”的自我矮化。
 無論是中華文化或娛樂文化,華社有必要在這“困難重重的環境”下,繼續捍衛我們的自由。別讓“侵蝕華社自由”的事情,在已獨立55年的國土上“張牙舞爪”,吞噬華社得來不易的“一份尊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