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馬華 華社 行動黨

馬華慘敗不入閣,至今已是4個多月。在這4個多月的日子裡,馬華不在內閣裡,華社、政府體制、整個國家社會受到怎樣的衝擊呢?

打從一開始,馬華的不入閣似乎對華社沒有太大影響,華社完全不在乎,只有華團和華商呼籲馬華重新檢討不入閣的決定。然而,4個月過去了,華社意識到馬華不入閣后,多項親土著政策出現,虧待華社的決定也陸續出現。

 馬華總會長蔡細歷說道,馬華並非完全不入閣,只是要讓華社感受到“馬華不入閣”帶來的問題。這一種說法,可說是另一種變相的報復行為。既然華社不支持馬華和國陣,那就讓華社感受“馬華不入閣”帶來的問題,其中有公立大學華裔生錄取課題、精武華小征地問題、新村不獲直接撥款,還包括剛剛發生的吉打州務大臣慕克里茲基于大選成績因素,將不會理會華校的要求一事。
 馬華不入閣,真的激起千層浪,讓華社深深體會到其中的困難嗎?非也。華裔從未感受到“馬華不入閣”后,所帶來的切身影響,畢竟馬華過去就算在內閣裡,這些課題也不時發生,唯一的分別在于馬華可以擁有更好的滅火器,如今卻必須用水桶救火,但角色還是一名“消防員”。
這是馬華的宿命?
 馬華似乎離不開其在政府體系內的定位,一天有巫統存在,非要當個消防員不可,難道這是馬華的宿命?
 馬華若要重新檢討入閣決定,首先必須檢討其在國陣政府內的價值和定位。馬華要永續經營,永續獲得支持,消防員的角色並不會讓馬華得分,相反地,政策主導才是上策,但馬華背后不到百分之十的華社支持,又如何談政策主導?
 505大選,超過百分之九十華裔選民,將手中一票投給民聯,行動黨與公正黨候選人順利高奏凱歌,將蟬聯多屆的馬華議員拉下馬。華裔選民給予民聯百分之九十支持,是否有得到民聯百分之九十回報?
 如今,華社處在一個相當矛盾的政治時代。華裔選民唾棄馬華,把票投給民聯,期望行動黨可以代替馬華,為華社捍衛族權。然而政治現實中,行動黨就算有再多國會議員,也只不過是國會殿堂內的一席之地,無法決定國家政策的方向,甚至不會讓主導政策的巫統多瞄一眼,行動黨代表華社的希望,就只能“力不從心”。

没有评论: